荔枝蛀蒂虫性引诱剂诱捕效果分析
【摘要】:本文利用人工合成的荔枝蛀蒂虫性引诱剂,在广东省果园进行了诱捕试验。结果表明,A、B二种性引诱剂均能诱捕到荔枝蛀蒂虫,且A性引诱剂比B引诱剂好。
|
|
|
|
1 |
张宜绪;荔枝蛀蒂虫防治技术[J];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2001年10期 |
2 |
张宜绪;荔枝蛀蒂虫防治技术[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1年08期 |
3 |
;玉米螟性引诱剂提取与应用研究初报[J];辽宁农业科学;1976年02期 |
4 |
王庭喜;;红铃虫性引诱剂粗提物的制取和使用[J];江西农业科技;1976年05期 |
5 |
黄衍章,江世宏,钱学聪,杨长举;荔枝害虫治理现状及展望[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
6 |
伍德明;丁兆荣;崔君荣;阎云花;;微红梢斑螟性引诱剂的研究[J];林业科学;1986年04期 |
7 |
谭六谦;金龟性引诱剂的提取和生物测定[J];落叶果树;1987年04期 |
8 |
;荔枝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治措施[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4年01期 |
9 |
潘胜屏;蔬菜病虫无害化治理讲座(六)[J];农家顾问;2005年02期 |
10 |
;性引诱剂对玉米螟、高粱条螟的效果试验[J];河北农业科技;1977年02期 |
11 |
李敦松,余胜权,刘建峰,刘志诚,方立新,张宝鑫;荔枝绿色食品生产中的植保技术[J];广东农业科学;2002年02期 |
12 |
刘定忠,陶碧庆;棉田斜纹夜蛾性引诱剂诱捕器的研究[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3年05期 |
13 |
潘战胜,黄晓英,吴剑;二化螟性引诱剂在测报中应用[J];江西植保;2005年03期 |
14 |
杨军然;;防治害虫的性引诱物和引诱剂[J];中国南方果树;1974年04期 |
15 |
;红铃虫性引诱剂提取方法问答[J];上海农业科技;1975年12期 |
16 |
;昆虫性引诱剂[J];山西果树;1983年01期 |
17 |
姜好胜,冷德训,迟美芳,王正芳;性引诱剂在苹果桃小食心虫测报和防治上的应用研究[J];西北园艺;2003年06期 |
18 |
;国家林业局公布林业治虫推荐使用农药[J];山东农药信息;2008年08期 |
19 |
;“高斯”性引诱剂防治红铃虫试验示范总结[J];江西农业科技;1978年02期 |
20 |
余河水,臧冰,吴江;甘薯绮夜娥的一种性引诱剂[J];昆虫知识;1984年05期 |
|
|
|
|
|
1 |
潘卫东;戈峰;染植湖;莫国辉;谭建军;;荔枝蛀蒂虫性引诱剂诱捕效果分析[A];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
2 |
张竞立;徐汉虹;;荔枝病虫害防治及新进展[A];植物保护与粮食安全——第二十届全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
3 |
何平;周娟;李敏慧;习平根;彭埃天;姜子德;;荔枝叶部真菌病害鉴定[A];中国菌物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
4 |
茹桃勤;张文杰;宋宏伟;刘俊磊;周玲;宋晓菊;;兴安落叶松鞘蛾性引诱剂在预测预报上应用研究[A];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
5 |
李敦松;刘建峰;张宝鑫;冯莉;刘志诚;;荔枝病虫害的综合防治[A];全国生物防治暨第八届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
6 |
何平;周娟;李敏慧;习平根;彭埃天;姜子德;;荔枝花穗部真菌病害鉴定[A];中国菌物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
7 |
陈泽坦;;海南岛荔枝害虫黄三角黑卷叶蛾研究初报[A];“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8年 |
8 |
刘慧;李小妮;陈玉托;邹寿发;刘利红;刘亚;高永峰;方羽生;;荔枝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潜在致病性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
9 |
周强;刘楚生;黎华寿;;荔枝害虫防治策略概述[A];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
10 |
李春晓;韦相贤;季勤;覃雪沁;;50%氟吗·乙磷水分散颗粒剂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田间药效试验[A];中国植病、菌物学会杭州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