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退火工艺对于Ti-IF钢性能及第二相粒子的影响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热镀锌连续退火工艺对 Ti-IF 钢性能及组织的影响。在 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对带钢在70%和90%两种带速条件下的连续退火工艺进行了模拟,采用820℃、860℃两种退火温度。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拉仲试验机列样品组织、第二相粒子及力学性能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退火温度升高 TiC 聚集长大,强度随退火温度升高而下降。
|
|
|
|
1 |
杨金岱;适于连续退火的IF钢的生产[J];钢铁研究学报;1993年03期 |
2 |
叶卫平,陈铁群;IF钢罩式退火与连续退火再结晶模拟试验[J];特殊钢;2000年05期 |
3 |
施雄樑;张建平;刘永刚;詹华;;连续退火工艺对低硅型冷轧低合金高强钢板力学性能的影响[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
4 |
姜成林;张洪涛;惠兴伟;;350MPa级高强度镀锌钢板的退火工艺研究[J];轧钢;2008年04期 |
5 |
程国平,袁明生,张红;连续热镀锌工艺对IF钢力学性能的影响[J];宝钢技术;2001年02期 |
6 |
徐刚;金光灿;赵征志;赵爱民;;退火温度对800MPa级热镀锌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J];物理测试;2009年02期 |
7 |
刘战英,周满春,王涛,刘相华,王国栋;IF钢铁素体区轧制的变形抗力模型[J];塑性工程学报;2005年05期 |
8 |
陈乾惕,陈宇,李平和;第二相粒子对IF钢_r~-值的影响[J];钢铁研究;1994年06期 |
9 |
张卫权;曹辉;;柳钢冷轧板带机组的工艺简介[J];柳钢科技;2005年04期 |
10 |
李立军,李平和,邓照军;IF钢在单向拉伸中微裂纹形成过程的研究[J];钢铁研究;2005年04期 |
11 |
程国平,袁明生;退火张力对连续热镀锌IF钢力学性能的影响[J];钢铁;2001年03期 |
12 |
张竑;IF钢对连续退火工艺的影响[J];武钢技术;1999年05期 |
13 |
袁龙兵;张仲良;吴文林;詹华;赵云龙;;连续退火温度对马钢CSP-冷轧IF钢板塑性应变比r值的影响[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
14 |
王景川;热镀锌工艺对超深冲板性能的影响[J];四川冶金;2003年05期 |
15 |
周亚梅;;退火工艺对Ti-IF钢合金化热镀锌板微观组织织构的影响[J];钢铁研究;2006年02期 |
16 |
邓照军;刘静;王辉;李平和;;退火温度对高铝双相钢微观组织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1年03期 |
17 |
陈惠芬,张庆安,高甲生;IF钢冷轧薄板的再结晶规律[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
18 |
方百友;张生龙;张素文;王颖;何国柱;陈梅;;低温退火工艺对冷轧IF软钢深冲特性的影响[J];上海金属;2007年05期 |
19 |
郭文渊;李俊;孟庆格;;退火工艺对IF钢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J];热处理技术与装备;2011年04期 |
20 |
汪崇青;;冷轧无取向电工钢连续退火工艺模拟实验[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