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钢铁钢工序平衡探讨
【摘要】:本文针对铁钢工序平衡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对实施效果进行了总结。
|
|
|
|
1 |
杨文远,郑丛杰,杨立红,陈华,崔健,许春雷,蒋晓放;大型转炉炼钢脱磷的研究[J];炼钢;2002年01期 |
2 |
黄乐天;梅钢煤气平衡及对策初探[J];宝钢技术;2002年05期 |
3 |
张羡夫;用相律指导冶金平衡体系的热力学分析[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
4 |
王铁祥;浅谈武钢未来几年烧结与炼铁生产的平衡[J];炼铁;1999年01期 |
5 |
邓万里,陈伟昌;宝钢高炉煤气系统平衡实践[J];宝钢技术;2003年02期 |
6 |
周平;关于中国钢铁总量平衡关系的探讨(下)——最终消费平衡法研究[J];冶金信息导刊;2003年06期 |
7 |
周平;关于中国钢铁总量平衡关系的探讨(上)——最终消费平衡法研究[J];冶金信息导刊;2003年04期 |
8 |
耿景德;张克弢;;转炉煤气回收利用与平衡[J];天津冶金;2009年04期 |
9 |
蔡邦宏;吴定德;;对串级萃取理论有机相流量计算的一点看法[J];江西有色金属;1992年04期 |
10 |
王庆洪,牛彤;鞍钢供用氧平衡与动态调整[J];冶金动力;2001年04期 |
11 |
周平;关于中国钢铁总量平衡关系的探讨(中)——最终消费平衡法研究[J];冶金信息导刊;2003年05期 |
12 |
张新文;傅元坤;;宝钢不锈钢分公司2500m~3高炉碱金属平衡[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13 |
张兴良;能源介质的综合调整法[J];冶金动力;1994年01期 |
14 |
王鹏伟;金属化高冰镍硫酸选择性浸出工艺中酸铜平衡及生产实践[J];新疆有色金属;1995年04期 |
15 |
尤良红;胡冬宝;冷冬良;李才保;;梅钢煤气资源的合理平衡[J];梅山科技;2009年05期 |
16 |
彭其春;陈永金;陈本强;金智彬;曹建红;郭怀魁;;湘钢3号和4号高炉碱金属的分布与平衡[J];钢铁研究;2007年06期 |
17 |
金培,张妍;浅析炼铜卧式转炉的偏心力矩[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1997年S1期 |
18 |
李雨;;提高钢铁企业煤气综合利用降低煤气放散的探讨[J];冶金能源;2011年02期 |
19 |
封一丁,申朝晖;氧气供耗系统分析及其数学模型[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
20 |
杨文远,郑丛杰,杜昆,杨立红,崔健,许春雷,蒋晓放;大型转炉炼钢脱硫的研究[J];钢铁;2002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