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与解剖学课程的关系
【摘要】: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一个人的全部图式组成一个人的认知结构。图式可以新建、整合、储存与输出。图式是意识、思维、记忆及行为的结果,同时又是其形成的基础。学习是图式形成的过程,能扩增图式。解剖学课程具备构建专门图式的全部要素,科学的课程设置能增进人体结构图式的建立与形成。解剖学课程包括教学大纲、教材与教学法等。教学大纲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人体结构专门图式的种类与性质,大纲的编写要遵循图式原理,有利于图式的形成。解剖学教材是专门图式信息的载体,教材承载的信息作为第二信号的视觉形象形式与言语听觉形式,通过传入神经到达脑的第二信号系统,经编码与识别,形成一个个人体结构的专门图式。为了促进图式的形成,解剖学教材要以图式信息单位选择内容与编排章节,保证信息流畅通无阻地输入中枢。教学法是信息输入中枢的方法与手段,同时也是信息导入的媒介,常用的有传统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以探究为基础的教学法及整合式教学法。在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法,加速信息向中枢的输入,加快图式的形成与整合。图式与课程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课程具备构成图式的全部要素,故编写基于图式原理的教材,创建符合图式原理的教学法,对于解剖学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