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张良苗张浩韩玲岳宝华陆文聪  
【摘要】:正本文采用水热反应法,硝酸铝为原料,分别以尿素,乙二胺和水合肼为形貌控制剂,成功合成了带状、花状以及片状三种形貌的纳米氧化铝。并利用浸渍法在其表面负载镍活性组分。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TEM)等表征方法对纳米氧化铝负载镍基催化剂的形貌及物相进行分析。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谢华清,吴清仁,王锦昌,奚同庚,刘岩;氧化铝纳米粉体悬浮液强化导热研究[J];硅酸盐学报;2002年03期
2 全光日,普旭力,江祖成,胡斌;纳米氧化铝微柱富集-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植物中痕量稀土元素[J];分析化学;2005年02期
3 薛涛;李侠;何力;曾舒;孙军平;聂登攀;;醇盐水解法制备纳米α-Al_2O_3粉体[J];化工新型材料;2006年11期
4 邵国强;李律;;矿化剂对纳米氧化铝水分散液电导率的影响[J];江西有色金属;2007年03期
5 韦薇;管春平;;高比表面纳米γ-Al_2O_3的制备研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6 李芳;许珂敬;白咏梅;;用作催化剂载体的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及改性[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7 李朝晖;蒋晶;张汉平;吴宇平;;室温离子液体增塑的纳米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研究[J];化学学报;2007年14期
8 李冬云;杨辉;连加松;葛洪良;张高会;;溶胶剂对纳米氧化铝粉体特性的影响(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8年S2期
9 秦玉华,王胜天,许宏鼎;纳米氧化铝模板促进细胞色素c的电催化[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4年01期
10 秦玉华,周立恒,王胜天,许宏鼎,李景虹;细胞色素c在纳米氧化铝模板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年04期
11 郑环宇;安茂忠;周玉红;;阿拉伯胶增稳分光光度法测定复合镀层中纳米氧化铝含量[J];分析化学;2006年S1期
12 杨小凤;林丽;孙东;;对硫磷在纳米氧化铝薄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J];分析化学;2009年07期
13 关晓辉,秦玉华,张术勇,郭军,李景虹;肌红蛋白-纳米氧化铝模板-金胶复合组装体的直接电化学与电催化[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年10期
14 张良苗;冯永利;陆文聪;陈念贻;;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氢氧化铝溶胶[J];物理化学学报;2007年05期
15 熊文明;周方钦;江放明;;纳米氧化铝微柱在线预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银[J];分析化学;2006年05期
16 王玄玉,潘功配,何艳兰;压片法测试纳米氧化铝的红外消光特性[J];光谱实验室;2005年03期
17 党文修;韩书华;亓贯林;李晶;王仁亮;;棒状有序纳米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J];化学通报;2006年06期
18 朱忠丽;刘景和;林海;万玉春;孙域;;掺钕钨酸钇钠晶体的缺陷[J];硅酸盐学报;2006年10期
19 李军平;徐耀;赵宁;魏伟;吴东;孙予罕;;ZnSe纳米片晶的可控合成[J];化学学报;2006年23期
20 郭静;曹洁明;郑明波;邓少高;蒋锡华;王海燕;陶杰;;P123/SDS水溶液中碳酸钙结晶及形貌的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良苗;张浩;韩玲;岳宝华;陆文聪;;不同形貌纳米氧化铝负载镍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裂解甲苯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2 曾雄辉;王立铎;乔娟;董桂芳;邱勇;;物理气相传输法生长并五苯单晶的形貌表征和生长模式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3 韩银凤;王明珍;马向荣;刘宗怀;;柠檬酸三钠用量对高结晶性Ni~(2+)-Fe~(3+)LDHs形貌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纳米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4 韩杰;郭荣;;制备形貌可控的聚合物基金纳米粒子的新方法:活性模板法[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胶体与界面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刘连军;高飞;刘斌;董林;;CeO_2形貌和晶面效应对CuO/CeO_2催化还原NO性质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刘佳伟;陈传峰;;超声波诱导对小分子自组装的影响:有机凝胶的形成和组装体形貌的改变[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新发展——当前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桥梁——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五届大环化学暨第七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陶咏真;张俐娜;;高支化多糖结构表征[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刘顺强;李彦兴;解明江;郭学锋;季伟捷;;花状结构铁黄(α-FeOOH)的湿化学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纳米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刘玉萍;王金桂;周慧静;陈铁红;袁忠勇;;金属离子Sn~2+对合成的SBA-15分子筛性质和形貌的影响[A];第14次全国分子筛学术年会论文集——微孔介孔材料科学及在新能源与节能、减排中的应用[C];2008年
10 罗志刚;龙小燕;王正辉;;聚脲囊壁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5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贺;介孔氧化硅材料的合成及其在生物分子吸附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7年
2 安佰超;油页岩灰渣提取氧化铝及其应用[D];吉林大学;2010年
3 肖强;介孔二氧化硅的温和条件合成[D];南开大学;2007年
4 金达莱;两亲共聚物及溶剂效应对溶液合成无机材料的形貌调控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叶生荣;弱酸性体系介孔材料的合成、改性及催化性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晔飞;光化学条件下简单化学反应的理论计算模拟[D];复旦大学;2012年
7 何勇;不同分子量与构型结构的聚乳酸均聚物与立体共聚物的凝聚态、热力学及结晶动力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付庆涛;磁性催化剂与磁稳定床中苯选择性加氢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9 王红霞;钼基催化剂上水蒸气处理对甲烷芳构化活性的影响及积碳性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3年
10 童天中;晶相可控纳米TiO_2微球的制备、表征及其金属改性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晓笑;分级结构纳米氧化铝的结构调控及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2 赵小玲;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及改性工艺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3 叶平;不同形貌氧化铈和铈—硅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质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崔丽影;酞菁锌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结构与性质的表征[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尹良果;纳米α-氧化铝的制备及其改性[D];中南大学;2007年
6 熊文明;纳米氧化铝材料在分离富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贵金属中的研究与应用[D];湘潭大学;2006年
7 王蕾;不同形貌Au/CeO_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CO催化氧化性能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8 闫慧敏;有机高分子分散下阳极氧化电沉积法制备纳米Al_2O_3粉体[D];贵州大学;2007年
9 王福永;聚苯胺的硝化及硝基苯胺聚合物的制备[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
10 张翼;环糊精存在下的两亲型水溶性高分子的合成与表征[D];山东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秀兰;有机纳米纤维制备及光学研究获进展[N];中国化工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