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G-四链体结构在基因转录调控中的作用和机制
【摘要】:正研究发现,人类基因组中许多基因的关键调控区域含有富G-序列(例如,有43%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含有富G-序列),其能在一定条件下形成G-四链体二级结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端粒DNA和许多重要的癌基因,如c-myc、bcl-2、VEGF、c-kit等都是G-四链体家族的成员。研究表明,核酸G-四链体的形成或拆散可能涉
|
|
|
|
1 |
陆涛,韩海泳,倪沛洲,Laurence H.Hurley;G-四链体DNA:抗肿瘤药物的潜在靶点[J];药学进展;2001年02期 |
2 |
Pedro A
,朱友成
,葛邦錀;生物立体选择性分子识别[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81年03期 |
3 |
李明霞,金荫昌;阿片受点不可逆配体及其在阿片受点研究中的应用[J];药学学报;1985年12期 |
4 |
卢致民,唐宏伟,张进顺,刘向东;吡喹酮对体外培养微小膜壳绦虫作用的观察[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
5 |
陆涛,郭聪琳,倪沛洲;端粒酶抑制剂的研究——与G-四链体相互作用的菲啶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
6 |
薛红漫;李文益;;新一代抗肿瘤药物:BCL-2家族配体[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05年02期 |
7 |
李云巍;王庆河;聂翰;杨彦辉;程卯生;;具有抗肿瘤活性的DNA小沟区结合剂的研究新进展[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8年05期 |
8 |
吕雯;吕炜;牛彦;雷小平;;毒蕈碱型M_1受体的同源模建和分子对接[J];物理化学学报;2009年07期 |
9 |
刘旭圆;徐为人;程先超;王润玲;;PPARα、γ、δ三靶点激动剂设计、虚拟筛选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
10 |
王菲,马清钧;抗CD5单链抗体融合毒素的研究[J];卫生研究;1998年S1期 |
11 |
蒋树斌,罗顺忠,邴文增,王关全;Sm-NTMP水溶液热力学平衡模拟[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4年03期 |
12 |
尚鲁庆,徐文方;化学基因组学与药物发现[J];食品与药品;2005年03期 |
13 |
仇文卫,李静雅,李佳,南发俊;光亲和标记技术在药物发现中的应用[J];生命科学;2005年04期 |
14 |
任珅;聂爱华;肖军海;邹鹏;王莉莉;刘洪英;李松;;2,2-二甲基-1,3-二氧戊环-4,5-二羧酸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神经营养活性[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7年01期 |
15 |
朱艳艳;苏延伟;漆遥;谭宏伟;王艳;陈光巨;;金属核酸酶及寡聚酰胺与双链DNA分子对接模式的理论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9年04期 |
16 |
刘廷林;谢焕章;魏于全;杨胜勇;;探索应用反向对接技术研究蛋白激酶抑制剂选择性的可行性[J];药学学报;2009年07期 |
17 |
周慧;宋凤瑞;刘志强;刘淑莹;;超滤质谱技术在药物小分子与生物靶分子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J];化学进展;2010年11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