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刘亚男,于水利,赵冰洁,郭思远,芮道强;胞外聚合物对生物除磷效果影响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
2 |
廉景燕,陈惠,董迎,杨志生;电场和提取剂对提取胞外聚合物的影响[J];天津化工;2001年02期 |
3 |
李久义,左华,栾兆坤,朱宝霞,贾智萍;不同基质条件对生物膜细胞外聚合物组成和含量的影响[J];环境化学;2002年06期 |
4 |
钟方丽,曹宏斌,李鑫钢;交流电场对生物膜胞外聚合物提取过程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03年03期 |
5 |
刘燕,王越兴,莫华娟,马鲁铭;有机底物对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的影响[J];环境化学;2004年03期 |
6 |
张道勇,赵勇胜,潘响亮;胞外聚合物(EPS)在藻菌生物膜去除污水中Cd的作用[J];环境科学研究;2004年05期 |
7 |
代艳华,曹同川,王坤,吕红,周集体,王竞;胞外聚合物合成与应用研究概况[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年S1期 |
8 |
蒋巍,钟方丽,史晋宜,丁元生;生物膜胞外聚合物的研究进展[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
9 |
王红武,李晓岩,赵庆祥;胞外聚合物对活性污泥沉降和絮凝性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年09期 |
10 |
曹相生,龙腾锐,孟雪征,赖震宏;Mn~(2+)、Mo~(6+)和Zn~(2+)对活性污泥内胞外聚合物组分的影响[J];环境科学;2004年04期 |
11 |
周健,苗利利,龙腾锐;胞外聚合物对活性污泥吸附及再生的影响研究[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4年05期 |
12 |
王暄,季民,王景峰,杨造燕;好氧颗粒污泥胞外聚合物提取方法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5年08期 |
13 |
董德明,康春莉,李忠华,毕晓辉,郭平;天然水中细菌胞外聚合物对重金属的吸附规律[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3年01期 |
14 |
周健,罗勇,龙腾锐,苗利利;胞外聚合物、Ca~(2+)及pH值对生物絮凝作用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04年04期 |
15 |
姚毅;活性污泥的表面特性与其沉降脱水性能的关系[J];中国给水排水;1996年01期 |
16 |
焦娜;张永刚;;胞外聚合物及其对膜污染影响的研究进展[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
17 |
董德明;康春莉;李忠华;李鱼;花修艺;郭平;;氢氧化钠法分离自然水体中的生物膜胞外聚合物[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2年06期 |
18 |
黄理辉;马鲁铭;张波;高宝玉;;铁离子促进悬浮载体挂膜的机理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7年09期 |
19 |
胡志中;廖梦霞;李栋婵;郭亚飞;邓天龙;;浸矿微生物胞外聚合物研究进展[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年02期 |
20 |
康春莉,董德明,李忠华,李鱼,花修艺,郭平;EDTA萃取法分离自然水体中生物膜胞外聚合物[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