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的急慢性联合毒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英文)
【摘要】:正Organisms are typically exposed to mixtures of chemicals over long periods of time;thus,chronic mixture toxicity analysis is the best way to perform risk assessment in regards to organisms.However,most studies focus on the acute mixture toxicity.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ronic mixture toxicity and acute mixture toxicity, 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 were exposed to chronic(24 h exposure) and acute(15 min exposure) toxicity of single sulfonamides (SAs) and their potentiator(trimethoprim, TMP),both individually and as mixtures.A
|
|
|
|
1 |
杜娟;有机磷农药对卤虫的联合毒性研究[J];江苏环境科技;2001年01期 |
2 |
杨再福;铜和镉对蝌蚪的联合毒性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2001年09期 |
3 |
高继军,张力平,马梅,王子健;应用淡水发光菌研究二元重金属混合物的联合毒性[J];上海环境科学;2003年11期 |
4 |
高晓莉,齐凤生,王丽敏,李豫红;蒽与5种酚类化合物对泥鳅的联合毒性研究[J];水利渔业;2004年02期 |
5 |
杨再福,陈立侨,陈华友;重金属铜、镉对蝌蚪毒性的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年01期 |
6 |
刘国光,徐海娟,王莉霞,郑立庆;锐劲特和高效氯氰菊酯对原生动物群落的联合毒性[J];环境科学;2005年01期 |
7 |
吴霜;顾尚义;吴永贵;陶征义;;煤矿酸性矿坑排水的斑马鱼生物急性毒性研究[J];洁净煤技术;2008年06期 |
8 |
朱毅,张瑞涛;砷、铜、苯酚对鲤鱼(Cyprinus carpio Linn.)的联合毒性研究[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1年03期 |
9 |
张云龙;袁娟;陈丽萍;邵辉;;三种重金属对鲫鱼苗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试验[J];河北渔业;2011年02期 |
10 |
肖菊;刘树深;高音旋;张亚雷;;均匀设计用于研究硝基苯衍生物对青海弧菌Q67的联合毒性[J];环境科学研究;2008年02期 |
11 |
赵玉琴;李丽娜;李建华;;常见拟除虫菊酯和有机磷农药对鱼类的急性及其联合毒性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年11期 |
12 |
曾鸣;林志芬;尹大强;殷克东;;混合污染物联合毒性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年02期 |
13 |
陈琳;张争民;;苯酚类化合物对汴河水混合菌急性毒性试验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
14 |
李凤筠,吕跃坤,张桂荣;三对混合毒物对白鲢、草鱼的联合毒性[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1985年08期 |
15 |
苏丽敏,袁星,丁蕴铮;用QSAR模型预测苯酚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J];中国环境科学;2003年02期 |
16 |
张蕾,徐镜波;硝基芳烃对虹鳉鱼(Poecilia reticulata)的毒性[J];生态环境;2004年01期 |
17 |
高为;张华;蔡晓钰;;酮类化合物对斜生栅藻的联合毒性研究[J];江苏环境科技;2007年06期 |
18 |
华涛;周启星;;Cd-Zn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联合毒性及对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03期 |
19 |
卢祥云;张燕萍;吴海东;赵湘;;汞离子和铜离子对中华大蟾蜍蝌蚪联合毒性研究[J];四川动物;2006年02期 |
20 |
何秀婷;李潇;杨永涛;李凯彬;李桂英;聂湘平;;邻苯二甲酸酯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联合毒性[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