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区域和对映选择性Pd催化烯丙基胺化反应研究

郑宝会  侯雪龙  
【摘要】:正钯催化的不对称烯丙基取代反应是一类重要的构筑碳-碳和碳-杂原子键的有机反应。虽然已有多种类型烯丙基底物和亲核试剂反应的报道,但反应的区域选择性控制仍然是一个难点,尤其表现在烯丙基胺化反应上。目前在实现这一反应区域选择性控制的三类报道中,只有我们小组发展的二茂铁配体同时实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邱祖民,黎仁萍,李风仪,章磊;丝光沸石用作甲胺化反应催化剂的研究[J];江西科学;1996年03期
2 丁峻峰;;聚氯乙烯-聚丙烯酸甲酯互贯珠体的胺化[J];沈阳化工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3 李松,袁越,王雄莉,焦克芳;2,4-二氯-5-硝基嘧啶甲胺化的ab initio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1995年05期
4 陈海群,张灏,邱滔;脂肪醇胺化催化剂失活的研究[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罗新湘;黄筱玲;曲凡歧;;3,5-二硝基-4-氯三氟甲苯的脱氯胺化反应[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6年04期
6 戴春亚;蔡良珍;赵韧;陶晓春;;N-取代乙醇胺对4-氟-1-酰基苯的选择性胺化反应[J];有机化学;2007年01期
7 李必杰;施章杰;;经sp~2碳钯键向sp~3碳钯键迁移进行的烯丙基胺化反应[J];科学通报;2010年24期
8 刘学民;稀土元素对脂肪醇胺化催化剂性能的影响[J];精细化工;2002年06期
9 李敬亚;吴养洁;韩自省;姜松;;环钯化二茂铁亚胺卡宾络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对Buchwald-Hartwig胺化反应的催化性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8年08期
10 高勇军;杨丽华;宋双居;马晶军;唐然肖;边瑞环;刘海燕;吴秋华;王春;;手性磷酸催化的有机催化不对称反应[J];有机化学;2008年01期
11 赵公大,潘治元,顾明初;环氧聚丁二烯胺化物的研制[J];精细化工;2003年03期
12 姜向东,程文才,蔡明晖,杨德琴;丝光沸石催化剂对甲醇胺化反应性能的研究[J];上海化工;2004年10期
13 陈小芬;刘增路;毛振民;;手性磷酸催化剂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J];化学进展;2008年10期
14 邓琼,曾庆轩,冯长根,李明愉,周绍箕;阴离子交换纤维的制备及吸附Cr(Ⅵ)性能研究[J];合成纤维工业;2005年01期
15 金杏妹;马云飞;郭世卓;舒兴田;贺晓鹏;;HZSM-5分子筛催化剂表面酸性质对异丁烯直接胺化反应的影响[J];石油化工;2005年10期
16 阳年发,杨利文,林永成,曾陇梅;对映选择性Diels-Alder反应中的化学酶[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9年02期
17 周忠强;;前手性酮的不对称还原(Ⅱ)[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18 苏亚军;史福强;;手性磷酸在不对称反应中的应用[J];有机化学;2010年04期
19 ;胺化反应[J];化学试剂;1985年06期
20 吴跃;薛屏;;多相手性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不对称加氢反应的催化作用[J];化工进展;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宝会;侯雪龙;;区域和对映选择性Pd催化烯丙基胺化反应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2 徐涛;慕欣;彭海辉;刘国生;;银催化的联烯的分子内氟胺化反应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6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赵晓虎;刘德龙;谢芳;张万斌;;以醛或酮直接参与的Pd-催化不对称烯丙基取代反应[A];第十六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蓓蕾;刘国桂;张金鑫;李乃凯;沈琪;王兴旺;;双核锌络合物催化的吲哚与醛亚胺的不对称Friedel-Crafts胺化反应[A];第十六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5 刘国生;;氧气参与下金属钯催化烯烃的烯丙位C-H键的氧化胺化反应[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有机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Pd(Ⅱ)-Catalyzed Synthesis of Carbolines by Iminoannulation of Internal Alkynes via Direct C-H Bond Cleavage Using Dioxygen as Oxidant[A];第十六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7 孙春凤;邓利松;魏奕民;颜佳伟;毛秉伟;;Au(111)表面Pd纳米点阵的构筑及其电导测量[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8 银凤翔;季生福;王春伟;董亮;刘辉;李成岳;;Pd/SBA-15催化剂的制备及甲烷催化燃烧性能[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李红芳;林景祥;曹敏纳;曹荣;;瓜环与Pd构筑的具有催化活性的超分子配合物[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王欢;陆熙炎;;Pd(Ⅱ)催化的炔烃碳钯化、碳-杂原子重键加成的串联反应——多取代γ-丁内酰胺的合成[A];第十六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楠;双功能有机小分子催化不对称合成反应的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林爱俊;不对称有机催化的碳杂键形成反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李亚男;辉光放电和射频放电等离子体制备Pd催化剂及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毛慧;醛的Mannich乙酰胺化及氧化还原胺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金中豪;负载型Pd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加氢脱氯和还原烷基化过程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6 赵波;富铈基铈锆复合氧化物材料的制备及其负载单Pd催化剂三效催化性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张青蔚;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Ni系和Pd系催化剂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袁婷婷;Pd(OAc)_2催化的几个C-H键活化反应[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曾庆恒;手性磷配体的设计、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年
10 张欣;新型手性双氮氧铟络合物催化酮的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蓓蕾;有机膦酸酯催化的傅—克胺化反应及双核锌催化的不对称反应[D];苏州大学;2011年
2 祝丽丽;Pd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骆崇荣;手性叔胺—硫脲催化的对映选择性三组分反应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4 潘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Pd基阴极催化剂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崇光;Lewis酸催化的有机胺化反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张晨阳;手性布朗斯特酸催化环己酮的不对称胺化反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方兰兰;多晶Pt、Pd电极真实表面积的确定及Pd@Pt电极氧还原活性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陈明孝;金鸡纳碱催化的靛红和MBH碳酸酯的不对称烯丙基胺化反应及新型双官能有机膦催化剂的合成[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9 尹国辉;盐酸美金刚、NHC前体及其Pd配合物的合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任申玥;Pd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点评人:周其林;诺贝尔化学奖与手性化合物[N];光明日报;2001年
2 记者 李宏乾;我有机化学研究居世界前沿[N];中国化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