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远荫,卢雪然,钟振林;聚-4,7-二硫杂壬基倍半硅氧烷铂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对烯烃硅氢加成反应的催化性能[J];应用化学;1992年03期 |
2 |
吴林友;刘尚长;王铁杰;于保强;高扬;;新型的过渡金属聚吡咯配合物的合成与催化作用性能的研究 Ⅲ——二氯η-二聚吡咯合铂配合物[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2期 |
3 |
吴振奕,杨森根,林永生,程大典,詹梦熊;C_(60)Pt(CO)(Pph_3)配合物的合成及氧化还原性能研究[J];化学物理学报;2003年04期 |
4 |
杨志勇,杨振云,胡皆汉,丁道远;N-取代亚胺二乙酸合铂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反应[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2年02期 |
5 |
李卫平,刘秀芳,卢雪然,徐汉生;杂元素冠醚的研究(Ⅵ)──7,11-二硒杂苯并-13-冠-4铂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硅氢化性能[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4年07期 |
6 |
陈宝卫,StellaS.G.E.VanBoom,JanReedljk;铂配合物cis-[Pt(NH_3)_2(4-mepy)Cl]NO_3与甲基-谷胱甘肽作用的NMR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7年06期 |
7 |
方鹏飞,黄驰,龚淑玲,孟令芝,陈远荫;聚硅氧烷负载富勒烯铂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J];分子催化;2002年02期 |
8 |
祝世彤,毛广照;从构效关系看铂配合物的抗癌作用[J];大学化学;1990年04期 |
9 |
舒红群,蔡明中;聚ω-甲硒基十一烷基硅氧烷铂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烯烃硅氢化性能[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10 |
王世华;;铂兰配合物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1988年01期 |
11 |
孟令芝,钟振林,柯爱青,陈远荫;交联型聚丙烯酸酯负载硫铂配合物的合成及催化性能[J];应用化学;1991年06期 |
12 |
卢雪然,方国庆,陈远荫;具有混合双齿配位基的有机硅聚合物负载硅氢化配位催化剂[J];分子催化;1993年01期 |
13 |
李卫平,刘秀芳,卢雪然,徐汉生;杂元素冠醚研究 Ⅷ.10─硫杂苯并-15-冠-5铂配合物催化硅氢化反应的研究[J];催化学报;1994年04期 |
14 |
陈远荫,方鹏飞,朱绫,盛蓉生;C_(60)乙二胺衍生物铂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硅氢化性能[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8年07期 |
15 |
方鹏飞,陈远荫,段和平,朱绫;二氧化硅-聚硅氧烷负载富勒烯铂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硅氢化性能[J];催化学报;1999年01期 |
16 |
陈远荫,孟令芝,李立平;二氧化硅固载硫、氮杂冠醚铂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烯烃硅氢化性能[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2年10期 |
17 |
蔡明中,陈江敏,宋才生;聚硅氧烷负载双齿膦铂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碳-硫键形成反应中的催化性能[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4期 |
18 |
孟令芝,李中,陈远荫;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负载双硫铂配合物的合成及催化性能[J];离子交换与吸附;1993年05期 |
19 |
李作盛;赵岷;仇永清;;联吡啶Pt(Ⅱ)配合物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DFT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
20 |
张万明,李连之,李荣昌,窦培埏,王夔;铂(Ⅱ)配合物跨人红细胞膜传递的动力学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3年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