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庆友;许禄;;原子对空间距离法及其应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8年07期 |
2 |
郑红,郎佩珍;电子参数σ及其在QSAR中的应用[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1997年04期 |
3 |
袁福星;陆文聪;李国正;刘太昂;;支持向量机回归方法用于黄酮类化合物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的QSAR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7年06期 |
4 |
杨蕾,王鹏,彭婷婷;取代苯甲酸类化合物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9期 |
5 |
徐宝峰;有机化合物的QSAR研究[J];化学教育;1996年03期 |
6 |
朱永春,张小英,高宇;苯酚衍生物式电位的QSAR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5年09期 |
7 |
高大文;王鹏;;基于神经网络构建取代苯类化合物QSAR模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11期 |
8 |
刘天宝;彭艳芬;;一些有机锡化合物的QSPR和QSAR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8年01期 |
9 |
袁星,陆光华,赵元慧;苯胺及苯酚类对水生生物毒性的QSAR研究[J];化学通报;2001年04期 |
10 |
周文富;卤代苯和苯酚衍生物的位电荷密度能和log K_(ow)与-lg LC_(50)的QSAR研究[J];有机化学;2002年09期 |
11 |
石灵娟,周涵,赵晓光;多环芳烃结构和荧光强度的QSAR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4年05期 |
12 |
王红;;密度泛涵量化参数在多氯代二苯并呋喃logKow研究中的应用[J];青海科技;2006年04期 |
13 |
陈亮;姚建华;袁莉萍;曹瑾;黄迎;谢微;倪长春;沈宙;栗秀丽;张一宾;;苯乙酮肟醚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基于定量构效关系研究的分子设计[J];化学学报;2007年22期 |
14 |
胡芳,张厚爽,曾鸽鸣,村松Y,松本S,李志良;定量构性关系(QSPR)研究:一种新分子拓扑指数Y[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4期 |
15 |
陈红明,周家驹,谢桂荣,庞素华;钾离子通道开放剂的药效团模型分析[J];物理化学学报;1997年02期 |
16 |
张运陶;范磊;程正军;;基于遗传算法的黄酮类化合物对PTKs抑制性的QSAR研究(英文)[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7年12期 |
17 |
余训民,唐平;二噁类化合物PCDDs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QSAR研究[J];广西科学;2004年01期 |
18 |
朱永春;高宇;张小英;;苯胺衍生物式电位的QSAR研究[J];分子科学学报;2006年04期 |
19 |
闫超群;万辉;管国锋;;1,3-二取代咪唑类离子液体熔点预测[J];物理化学学报;2008年12期 |
20 |
束庆海,何池洋;改进型BP神经网络用于有机物毒性的QSAR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