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三氯苯甲酸光解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摘要】:正光化学与生物体系和有机合成等密切相关。近年来,理论和实验上对苯及其衍生物的光解机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2,3,6-三氯苯甲酸作为系统生长调节除草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得到长期使用,
|
|
|
|
1 |
张文雨;丁万见;刘若庄;;噻吩光解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J];化学学报;2008年05期 |
2 |
;分子科学学报总目次[J];分子科学学报;2009年06期 |
3 |
金俏;祝威;;平面五元环As_5~-阴离子簇芳香性的理论研究[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
4 |
赵清华;张绍文;李前树;;1,3,3-三硝基氮杂环丁烷的HONO消去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
5 |
黄辉;李权;;1,2,3-三氮杂苯-水簇复合物氢键结构与性质的理论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6年07期 |
6 |
张秀荣;郭文录;;V_2~(0,±)团簇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
7 |
赵文杰;闫玉丽;王渊旭;;密度泛函理论研究Be_nNa(n=2~14)团簇的结构及其电子性质(英文)[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8年01期 |
8 |
赵剑英;张宇;;胞嘧啶-巴比妥酸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9年02期 |
9 |
张秀荣;张伟;;Os_n~(0,±)(n=2~5)团簇的结构与稳定性的理论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
10 |
杨雪;杨海雪;;丙酮激发态α解离的理论研究[J];大学物理实验;2009年02期 |
11 |
张秀荣;高从花;;Mg_x Ni_y(x=1,2;y=1~5)团簇结构与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
12 |
任川宏;;RuN_2分子结构和振动光谱的理论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6年06期 |
13 |
张材荣;陈宏善;陈玉红;冯旺军;许广济;;(AB)_8(AB=BN, AlP, GaAs, InSb)团簇环状结构与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06年06期 |
14 |
邓小燕;杨春;周明秀;郁卫飞;李金山;;Si(001)-(2×2×1):H表面O_2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英文)[J];化学物理学报(英文版);2006年06期 |
15 |
张严;李前树;;高能密度材料H_2N_5MN_5H_2(M=Be,Mg,Ca,Zn,和Cd)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分子科学学报;2008年01期 |
16 |
李会学;潘素娟;王晓峰;;三氯乙酸二聚体红外光谱的理论研究[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
17 |
赵江;崔磊;曾祥华;徐秀莲;;FC(O)O自由基与NO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J];物理学报;2008年11期 |
18 |
刘慧;尹鸽平;李延伟;陈刚;路蕾蕾;王振波;;二甲醚在Pt(100)表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催化学报;2008年12期 |
19 |
张秀荣;高从花;刘小芳;;双原子氟化物分子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
20 |
田凯;贾廷见;;Mg_6B_(14)笼状团簇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