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玉红在活化的碳糊电极上的吸附及电还原
【摘要】:正碳糊电极因其疏水的表面而易于吸附富集水溶性差的有机物,有利于灵敏分析。靛玉红是存在于板蓝根中的一种天然成分,可用于治疗粒细胞白血病。实验表明,在-0.8–2.0V之间多圈
|
|
|
|
1 |
张婕,申宗华;粗铅中金的测定[J];湖南冶金;1996年02期 |
2 |
于夕娟;孙国升;;活性碳吸附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饮料中微量铅和铜[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年09期 |
3 |
林大泉,汪郁藏;环境样品中酚类化合物的测定——吸附富集-气相色谱法测定水相样品中的微量挥发酚[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1983年02期 |
4 |
林大泉,汪郁芷,琚建勇,孙永林,刘笑梅,王力波;吸附富集-气相色谱法测定大气中的酚类化合物[J];环境化学;1987年01期 |
5 |
刘志江;王雷;张东;;纳米钛酸锶钡粉体对锌的吸附性能[J];冶金分析;2008年06期 |
6 |
张东;苏会东;高虹;;火焰原子吸收法研究纳米钛酸锶钡粉体对铅的吸附性能[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8年01期 |
7 |
刘珊;崔国崴;胡张军;王筱平;郑卫新;李田;;2,2′-二吡啶胺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吸附富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痕量铜[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0年05期 |
8 |
;变压吸附富集瓦斯/天然气用炭分子筛制备技术[J];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11年02期 |
9 |
金文睿;王俊英;任艺兵;买光昕;;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在NaOH中的吸附还原机理[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1989年02期 |
10 |
宋恩军;景晓东;张东;任广军;;双硫腙修饰有机膨润土吸附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痕量的钴[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8年01期 |
11 |
张东;关欣;高虹;;硅胶G负载纳米钛酸锶钡的制备及其对水中锌Ⅱ的吸附性能[J];冶金分析;2008年09期 |
12 |
刘志江;张东;;纳米钛酸锶钡粉体吸附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锰离子[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0年01期 |
13 |
柴良梅;;活性炭吸附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浸锑渣中的金[J];湖南冶金;1989年04期 |
14 |
刘奇,周淑萍,张兰芳;活性炭-水杨基荧光酮吸附富集痕量钨的光度法测定[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1995年06期 |
15 |
张东;徐亮子;任广军;;1-(2-吡啶偶氮)-2-萘酚修饰有机皂土吸附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铅[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9年10期 |
16 |
黄辉;靛玉红腙及其衍生物N,N′—二甲基靛玉红腙的晶体结构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
17 |
吴冠芸,刘敬忠,方福德,左瑾;靛玉红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原理的研究——靛玉红与DNA的结合作用及其结合键型的鉴别[J];中国科学B辑;1982年05期 |
18 |
顾梅英,张秀文,田淑浩;[3──~(14)C]靛玉红的合成[J];同位素;1995年03期 |
19 |
江涛,刘京平,张晓霞;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靛玉红的研究[J];分析测试学报;2000年04期 |
20 |
徐德然,刘学华;HPLC测定板蓝根中靛玉红含量的方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4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