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翠华;钱练安;陈家辉;周彦峰;余振强;;1,2-二甲基-3-十六烷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的热致液晶研究(英文)[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10年03期 |
2 |
周长忍,林尚安;几种含不饱和键类热致液晶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1995年01期 |
3 |
郑敏燕;魏永生;陈艳珍;陈世亮;聂红明;;单酯基芳香醛及芳香腈类液晶的合成与液晶相研究[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
4 |
徐蔚青,吴立新;表面活性剂热致液晶性质的拉曼光谱研究[J];光散射学报;1997年Z1期 |
5 |
王军佐,于雷,柯扬船,陈春海,马荣堂,吴忠文;聚醚砜与热致液晶共混物的相容性[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8年05期 |
6 |
杜拴丽,王久芬,霍红星;PET-HBT热致液晶嵌段共聚酯的合成及表征[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3年05期 |
7 |
王新久;热致液晶的结构与分类[J];物理;1987年11期 |
8 |
崔树范,麦振洪,钱临照;硅单晶中的硅氢键和氢致缺陷[J];中国科学A辑;1983年11期 |
9 |
苏昉,C.LEE,P.C.TAYLOR;单晶硅中硅氢键和氢致缺陷的电子自旋共振研究[J];物理学报;1988年07期 |
10 |
杜宝石,李自法;含T型二维液晶基元的液晶高分子之WAXD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2期 |
11 |
董德文,倪玉山,池振国;含二羟基二苯酮系列热致液晶共聚酯的合成与表征──Ⅱ.含4,4'-二羟基二苯酮,对苯二甲酸,对羟基苯甲酸,间苯二酚的共聚酯[J];高分子学报;1996年02期 |
12 |
董德文,倪玉山,韩伟;热致液晶共聚酯/含酚酞侧基聚芳醚砜共混物的流变行为研究[J];功能高分子学报;1996年04期 |
13 |
曹胜光,翁家宝,黄永庆,郑瑛;聚乙烯醇侧链液晶的合成及表征[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
14 |
杨华,汪成,王冰;晶体结构中的氢键类型[J];化学与粘合;2003年04期 |
15 |
魏爱卿,郑世军;香蕉形共轭液晶小分子的合成[J];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年03期 |
16 |
谭雪;张致慧;杜淼;;4,4’-联苯二甲酸乙醇溶剂化物的晶体结构:包结客体溶剂分子的三维微孔晶格(英文)[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
17 |
;纳米光镊[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8年08期 |
18 |
;美科学家造出高温超导“薄膜”[J];真空电子技术;2009年02期 |
19 |
鲍森;;纳米技术与光子学的联姻——纳米光子学[J];现代物理知识;2009年05期 |
20 |
;兰州化物所研制成功纳米厚度薄膜摩擦学性能评价装置[J];人工晶体学报;2009年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