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活性炭吸附去除饮用水中典型卤代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2,4-D
【摘要】:正1.引言近几十年,现代化工农业生产突飞猛进,人们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而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大量排放,农业用化肥、杀虫剂和除草剂的流失等,使受纳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了显著变化。随着水质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天然水体中相继检测出了大量有毒有害的微量有机物,包括各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和内分泌干扰物(EDCs)等。由于常规的
|
|
|
|
1 |
万蓉芳;高乃云;伍海辉;徐斌;赵建夫;乐林生;;颗粒活性炭吸附饮用水中卤乙酸特性研究[J];给水排水;2005年12期 |
2 |
汪昆平,齐嵘,张昱,杨敏,邓荣森;5种颗粒活性炭对水中卤乙酸的等温吸附试验[J];环境科学;2005年03期 |
3 |
陆俊宇;李伟英;陈清;陈杰;华伟;;不同颗粒活性炭去除微污染水中有机物的性能研究[J];净水技术;2010年01期 |
4 |
成银;高乃云;张可佳;安娜;戎文磊;周圣东;;二甲基三硫和β-环柠檬醛的颗粒活性炭吸附机理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1年06期 |
5 |
孙治荣,徐莲,胡翔;活性炭纤维深度净化饮用水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1年S1期 |
6 |
吴维;刘志滨;谭浩强;何文杰;韩宏大;吕宝和;;粉末活性炭去除水中氯丁二烯的研究[J];供水技术;2010年02期 |
7 |
刘益萱!100045北京月坛南街乙2号,钟亮洁!100045北京月坛南街乙2号;颗粒活性炭在饮用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J];给水排水;2001年03期 |
8 |
胡晓洪;徐廷国;安太成;张茂林;盛国英;傅家谟;;负载纳米TiO_2活性炭的原位电催化再生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7年03期 |
9 |
杨蕾;张瑞芹;燕启社;;高锰酸钾与颗粒活性炭联用去除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J];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2007年04期 |
10 |
朱明富;艾发阶;;饮用水处理新技术[J];铁道标准设计;1986年06期 |
11 |
李若愚;高乃云;徐斌;曾文慧;赵建夫;乐林生;;从分子质量的变化分析有机物对GAC吸附内分泌干扰物(BPA)的影响[J];环境科学;2006年12期 |
12 |
孙艳梅;;膜组合工艺在饮用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
13 |
高乃云,李富生,汤浅晶,乐林生,周云;水中三氯乙烯的去除研究进展[J];工业水处理;2003年09期 |
14 |
孔令宇;张晓健;王占生;;臭氧—生物活性炭与单独活性炭工艺处理效果比较[J];中国给水排水;2006年11期 |
15 |
裴剑;李伟英;许京晶;陈清;张东;乐林生;;超滤—颗粒活性炭—紫外线消毒组合工艺制备直接饮用水试验研究[J];给水排水;2010年03期 |
16 |
王绍斌;王宝贞;;活性炭联用在饮用水深度处理的试验研究[J];广州环境科学;2003年02期 |
17 |
关春雨;马军;鲍晓丽;隋铭皓;;臭氧催化氧化-活性炭处理微污染源水[J];水处理技术;2007年11期 |
18 |
曾植;杨春平;;炭砂滤池与砂滤池处理稳定性微污染地表水对比试验[J];工业水处理;2008年09期 |
19 |
朱迟;赵良元;袁恒;杨菡影;李昂;王鹏;杨劭;;新型饮用水除氟材料Bio-F的除氟特性和比较研究[J];环境科学;2009年04期 |
20 |
李若愚;高乃云;徐斌;曹俊;赵建夫;乐林生;;GAC对水中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的吸附特性及动力学研究[J];给水排水;2007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