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黄剑锋吴驰飞  
【摘要】:正为研究纳米碳粒子潜在的纳米效应。以及以纳米碳粒子作为基本单元构筑的纳米结构所具有的独特的电子学、光学和催化性质,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开始探索如何可控制备粒径均一的100nm以下的纳米碳粒子,目前报道的方法有热裂解烃类有机物、微波等离子体增强CVD、电解熔融盐、乳胶粒子的石墨化等。这些方法需要苛刻的条件和特殊的设备, 因而缺乏工业化前景。炭黑是一种具有纳米表面和聚集结构的粉体,但是以原生粒子凝结而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广社;李莉萍;郑菁;;纳米氧化物功能化中的缺位化学[J];中国科学:化学;2011年07期
2 李占伟;贾晓溪;张静;孙昭艳;吕中元;;嵌段共聚物纳米结构设计的计算机模拟研究[J];高分子学报;2011年09期
3 罗培辉;石高全;;石墨型碳氮聚合物纳米结构的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2011年04期
4 唐黎明;;多重氢键超分子聚合物[J];高分子通报;2011年04期
5 刘同飞;崔广华;焦翠欢;李春生;邓晓臣;;基于均苯三酸和柔性双咪唑配体的一个铜的金属有机骨架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质(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11年07期
6 田长鑫;;生物光子纳米结构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12期
7 韩红梅;姚文韬;;Au与ZnO极性表面相互作用的第一原理计算[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8 姚建年;;化学的贡献将得到更加极致的体现[J];中国科技奖励;2011年07期
9 ;石墨烯纳米带制备研究获新进展[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1年07期
10 李晓雪;张君;图布新;施晓婷;;纳米结构聚苯胺和聚吡咯电活性的对比研究[J];纳米科技;2011年03期
11 邢爱华;林泉;岳国;蒋立翔;;SAPO-34分子筛可控制备研究进展[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0年11期
12 吴智明;吴文文;李玉金;赵昕;隋坤艳;;海藻酸钠辅助合成纳米氧化锌[J];纳米科技;2011年03期
13 王妹丽;王娟;赵发琼;曾百肇;;离子液体掺杂聚苯胺固相微萃取涂层的电沉积制备及其在芳香胺检测中的应用[J];分析化学;2011年07期
14 张荷兰;彭军霞;刘凯强;房喻;;胆酸超分子凝胶化学[J];化学进展;2011年08期
15 冯宇;冯秋菊;王珏;蒋俊岩;陶鹏程;刘爽;许瑞卓;李梦轲;宋哲;孙景昌;;Sb掺杂大尺寸ZnO纳米棒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11年07期
16 张永爱;林金阳;吴朝兴;郑泳;林志贤;郭太良;;基于氧化锌纳米线表面传导场发射阴极的研究[J];功能材料;2011年08期
17 李亮;赵旭;李强;;一种合成片状结构聚苯胺的新方法[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18 赵旭;李强;李亮;;回形针状纳米聚苯胺的合成及表征[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19 冯鹏棉;;水、空气稳定型离子液体应用研究进展[J];企业导报;2011年08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剑锋;吴驰飞;;纳米炭黑的组装行为研究[A];2006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董丽红;褚莹;;可控制备不同形貌的氢氧化镍和多孔氧化镍的纳米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胶体与界面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3 杨建辉;王海水;张洪杰;逯乐慧;施伟东;;贵金属(Au、Pt、Pd)空心纳米结构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黄逸凡;朱红平;赵刘斌;吴德印;任斌;田中群;;金、银纳米结构上的对巯基苯胺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尹鸽平;张生;杜春雨;王振波;;纳米结构燃料电池催化剂[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5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6 李景虹;;石墨烯的电分析化学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严纯华;张亚文;孙聆东;;铈基材料的控制合成及其催化性质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稀土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黄在银;吴健;谭学才;袁爱群;周泽广;;氧化镁纳米结构的形貌演化及动力学调控[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9 王荣跃;丁轶;;铂网催化剂的表面纳米多孔化改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应用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姚宏斌;王笑寒;俞书宏;;从硒化镉-丙胺杂化材料到多种多样的硒化镉纳米结构:结构演变和光学性质的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蓉蓉;纳米结构二氧化锰的制备及其作为电化学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郑艳;铋复合氧化物的合成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性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3 赵红;纳米银(钯)在晶态碳上的负载及其表面增强拉曼效应[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李桂村;聚苯胺微米/纳米结构的制备及表征[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5 姚远;基于多肽构建的微/纳米结构[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6 徐同广;钽酸盐纳米光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及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7 谢月娥;石墨烯纳米结构电子输运的调制[D];湘潭大学;2011年
8 高颖宁;卟啉酞菁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性质与自组装纳米结构[D];山东大学;2010年
9 豆坤鹏;低维纳米结构π轨道决定的电子输运性质之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田雷蕾;超分子相互作用对有机π-共轭材料光电性能的调控[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辉;纳米结构TiO_2的制备、组装机理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何奕;片状银纳米结构的合成及其表面等离子激元共振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3 张愿成;纳米结构锰氧化物的制备及催化处理染料废水[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4 杨双喜;SiO_2/C杂化气凝胶的合成及结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5 王双双;十八烷酸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其热学性质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6 张志军;掺Cd纳米ZnO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7 吕维莲;酞菁与溴代长链烷烃在HOPG上自组装行为的STM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强;单层石墨烯纳米结构的构造、相变及电子输运性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9 马永山;基于几种多维芳香分子的自组装聚集结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吴利珍;手性卟啉酞菁的设计、合成、有机聚集及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张学珍;化学:开启物质世界资源宝库的钥匙[N];中国妇女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