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C催化剂催化生物质及其衍生物水相重整制氢
【摘要】:正随着化石燃料的日益枯竭,生物质及其衍生物制氢未来极有希望成为最主要的制氢方式之一。本文考察了以活性炭为载体的5wt%Pt/C催化剂在260℃催化甲醇、乙二醇、丙三醇、葡萄糖和甘露醇水相重整制氢反应,发现氢气收率和气相含量顺序为:葡萄糖甘露醇丙三醇乙二醇甲醇,这正好与液相产物中甲醇的浓度变化规律一致。
|
|
|
|
1 |
温国栋;徐云鹏;魏莹;裴仁彦;李科达;徐竹生;田志坚;;负载型Pt催化剂上生物质水相重整制氢[J];催化学报;2009年08期 |
2 |
潘国祥;倪哲明;曹枫;李小年;;原位还原镍镁铝水滑石的活化机制与制氢性能(英文)[J];硅酸盐学报;2010年07期 |
3 |
魏正妍;由制氢废液制备ZnSO_4·7H_20[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02期 |
4 |
胡志华,刁宏伟,廖显伯,傅文甫;光伏电解水制备高纯氢气[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
5 |
陈清波;罗来涛;;第二组分对Au/CeO_2催化剂甲醇部分氧化性能的影响[J];分子催化;2007年06期 |
6 |
李苑;罗来涛;;Au/CeO_2、Pd/CeO_2和Au-Pd/CeO_2催化剂甲醇部分氧化制氢性能的研究[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09年04期 |
7 |
陈清波;罗来涛;;Pd及其含量对Au/CeO_2催化剂甲醇部分氧化制氢性能的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9年05期 |
8 |
刘子祥
,吕可青;关于热化学法闭路循环制氢的热力学(Ⅰ)[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0期 |
9 |
王志飞,王卫平,吕功煊;Cu/SiO_2模型催化剂上甲醇部分氧化制氢反应研究[J];分子催化;2002年05期 |
10 |
魏子栋;洪燕;李兰兰;季孟波;杨明莉;孙才新;;HTMAB对碳电极上电解水的促进作用[J];化工学报;2004年S1期 |
11 |
杨鸿辉,延卫,张耀君,郭烈锦;Pt/TiO_(2-x)N_x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产氢活性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
12 |
王峰;桑丽霞;胥利先;李群伟;马重芳;孙继红;;TiO_2介孔分子筛的光催化制氢活性Ⅱ:热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稀土学报;2006年S1期 |
13 |
陈清波;罗来涛;;保护剂对Au-Pd/CeO_2催化剂甲醇部分氧化性能的影响[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08年01期 |
14 |
陈清波;罗来涛;;还原剂对Au-Pd/CeO_2催化剂甲醇部分氧化性能的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2008年03期 |
15 |
王建鑫;罗来涛;;Au/ZnO,Pd/ZnO和Au-Pd/ZnO催化剂甲醇部分氧化制氢性能的研究[J];稀有金属;2009年02期 |
16 |
靳治良,吕功煊;Pt/TiO_2光催化分解四硼酸钾水溶液制氢[J];分子催化;2005年02期 |
17 |
郑维庆;陈燕馨;徐恒泳;李文钊;;氨分解反应纳米镍基催化剂的研究[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07年06期 |
18 |
彭得群;刘宁;王玉和;;Co/La_2O_3催化乙醇水蒸汽重整制氢反应的研究[J];化学工程师;2008年01期 |
19 |
谢丹;彭绍琴;李越湘;;可见光活性CdS-SiO_2的制备及性能[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08年04期 |
20 |
白莹;张平;曲永水;;热化学碘硫循环中Bunsen反应[J];应用化学;200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