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蒋绍亮,邓谦,蔡铁军;杂多化合物在C_4催化中的应用[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
2 |
韩文芳,刘玉鑫,李万舜;Dawson型杂多化合物在有机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应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
3 |
徐家宁,杨国昱,徐吉庆;新型杂多化合物Na_2VOP_2O_7的水热合成及表征[J];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4年02期 |
4 |
王为清,张秀媚,程龙,刘柏峰,董绍俊;杂多化合物—聚吡咯膜修饰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研究[J];电化学;1996年04期 |
5 |
王力,王恩波,刘宗瑞;过渡金属取代的钨磷杂多配合物的导电性及磁性[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
6 |
莫少芬;李嘉;姚卡玲;吴集贵;;两种铋钒二元杂多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甘肃科技;2008年19期 |
7 |
高丽华;王恩波;刘宗绪;阎德环;;具有Dawson结构的一类杂多化合物[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85年03期 |
8 |
刘继广,矫庆泽,张鹏,郭金福,蒋大振;钨磷杂多化合物嵌入ZnAl类水滑石层间及其酸碱催化活性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4年02期 |
9 |
秦笃捷,王国甲,吴越;单取代杂多化合物在以分子氧为氧化剂的环己烯氧化反应中的催化作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4年02期 |
10 |
王广,赫奕,李金昶,崔占亭;稀土砷钨杂多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质及其对NO_2~-的电催化性质研究[J];分子科学学报;1996年04期 |
11 |
奚晓丹,刘绍琴,王恩波,刘柏峰,董绍俊;吸附杂多化合物对亚硝酸根的电催化还原[J];分析化学;1998年06期 |
12 |
林深,郑瑛,王世铭,李小晶;杂多化合物对苯酚羟化制苯二酚反应的催化性能[J];合成化学;2000年05期 |
13 |
杨汉民;稀土杂多化合物Sn_4[Ce(Ⅳ)W_(10)O_(33)]·32H_2O制备及纳米化[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
14 |
王秀丽,杜永强,金振兴;杂多化合物应用研究进展[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
15 |
朱万春,孙方龙,常加贵,李学福,王振旅,王国甲;磷钼杂多化合物催化剂上异丁烷的选择氧化[J];石油化工;2003年08期 |
16 |
王恩波,王桂苹,黄如丹,张云峰;Keggin型含钨杂多化合物紫外光谱与氧化还原性质的研究[J];科学通报;1992年13期 |
17 |
陈崧哲,钟顺和,辛秀兰,肖秀芬;激光促进甲醇在杂多化合物上的表面反应[J];分子催化;2001年05期 |
18 |
郑汝骊;王恩波;;钼钨的多酸化学[J];化学通报;1984年09期 |
19 |
汲江;蔡天锡;;Sanderson电负性模型在Keggin型杂多化合物催化体系上的应用[J];化学通报;1987年06期 |
20 |
秦笃捷,王国甲,李梅,吴越;杂多化合物催化性能的研究——第四周期过渡金属钼磷三元杂多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J];无机化学学报;1992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