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黄秀玲刘慧宏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春立;王路化;;铀酰配合物单晶的合成与结构[J];化学进展;2011年07期
2 李静;李红波;范大和;王伟;胡效亚;;微波消解-电化学信号抑制法测定鳗鱼中的铬(Ⅵ)含量[J];食品科学;2011年16期
3 边延江;彭晓霞;武晓松;刘志良;;频哪醇重排反应的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2011年09期
4 杨贞胜;孔令斌;邓莉;罗永春;康龙;;介孔碳基钴镍氧化物的电化学电容性能[J];电化学;2011年02期
5 ;欢迎订阅 欢迎投稿 欢迎刊登广告《分析测试学报》[J];分析测试学报;2011年08期
6 杜海燕;林宗彬;吴伟明;邹志强;;铝电化学阳极氧化技术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1年12期
7 吴蓉;宋瑾;翟光群;蒋必彪;;可聚合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J];高分子通报;2011年05期
8 ;电化学会议年历(英文)[J];电化学;2011年02期
9 杨红梅;曹红翠;;甲醇氧化电催化剂的理论研究[J];广东化工;2011年05期
10 马艳平;洪玉珍;祝慧平;陈永;;温和条件下用硝酸制备纳米二氧化锰的研究[J];教师;2011年17期
11 陈旭;黄瑜;李亮;;聚吡咯纳米回形针的合成与性能[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12 苏文煅;物理化学教材体系初探[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4年04期
13 陈联梅;夏楠;康泰然;文丰玉;;掺钴锰酸锂的合成及在水系电解液中的赝电容性能[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4 单红飞;朱永春;杨翠;辛士刚;张洪波;;β-环糊精修饰碳糊电极手性识别的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5 王艳荣;徐慎刚;朱慧娥;何志群;曹少魁;;用于太阳能电池的一种钌金属配合物[J];功能材料;2011年S3期
16 景振辉;林祥钦;;吸附镍(Ⅱ)的甘氨酸共价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及应用于葡萄糖的无酶催化氧化测定[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1年05期
17 刘世斌;李蓉;张忠林;郝晓刚;段东红;卫国强;马艳华;;Co_(core)Pd_(shell)/C核壳型纳米粒子电催化氧还原性能[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18 魏巧华;韩李静;段亚男;肖方南;陈裕松;张兰;陈国南;;铱配合物的电致化学发光性能研究[J];分析化学;2011年07期
19 张金花;张莉艳;吴国志;;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物理化学教学探索[J];池州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0 李贵贤;宋维维;;环己烷非催化/催化液相氧化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11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月敏;刘慧宏;;血红蛋白-卡拉胶修饰电极的电化学和电催化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2 黄秀玲;刘慧宏;;过氧化氢酶修饰电极在有机/水混合溶液中的分析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3 任斌;高敏侠;;均匀的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活性的基底的制备和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4 田娜;周志有;黄志忠;朱天玮;孙世刚;;铂族金属纳米晶体催化剂的电化学形状控制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纳米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林跃河;庄峙夏;王小如;黄本立;;原子光谱——电化学联用技术 Ⅱ、硒的恒电流电解氢化物发生法的初步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40)[C];1989年
6 罗佳;崔颜;李明德;高敏侠;林秀梅;盛凯旋;任斌;;表面增强拉曼活性基底的制备和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纳米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张东恩;;模板法制备NiFe_2O_4纳米棒的及磁学与电化学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纳米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8 ;第十六届全国电化学会议邀请函[A];第十六届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薛毅;龚跃法;赵成学;;2,5-二甲基-1.4-二甲氧基苯与全氟丁酰基过氧化物单电子转移反应的CIDNP研究[A];第七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2年
10 曲娜;郭良宏;;蛋白质构型变化的快速检测传感机制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琰;二茂铁衍生物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质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2 赵琨;碳纳米管在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梅泽民;茂金属化合物电子结构与催化活性关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董丽琴;自组装DNA的电化学[D];厦门大学;2002年
5 郑鹏武;基于钒过氧化物和叔胺氧化物的双重亲核和氧化作用的新反应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6 盛维琛;多官能度过氧引发剂热分解和相关聚合的机理和动力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孙如;苯并噻唑硫酮类化合物和对巯基苯胺在金上的拉曼光谱实验及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张晓兵;用于电化学与光化学传感器研制的单卟啉与双卟啉类分子识别载体的制备与分析特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9 王秀丽;多金属氧酸盐基的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电化学及电催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赖国松;功能纳米材料信号放大用于高灵敏多通道电化学免疫分析[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运梅;苯二酚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褪黑素的电化学及现场红外光谱电化学研究[D];安徽大学;2004年
2 曹利慧;富硫功能化合物的分子设计与合成[D];苏州大学;2005年
3 宋艳丽;含咪唑的SOD拟酶分子组装体系的制备及其对O_2的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黄秀玲;过氧化氢酶及其模拟酶的电化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马纪;催化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α-淀粉酶、过氧化氢和葡萄糖[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严泽民;富硫有机化合物的配位组装及分子识别[D];苏州大学;2003年
7 童圣富;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功能化及其电化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南京熙;C_(60)吡咯烷衍生物的合成及物性研究[D];延边大学;2002年
9 于萍;基于金电极的电化学及电化学SPR生物传感器[D];湘潭大学;2004年
10 荣志江;过氧化氢酶的电化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记者 吴长锋;关于过氧化物的二十年猜想终获证实[N];科技日报;2010年
2 刘霞;电化学方式可改进聚合反应过程[N];科技日报;2011年
3 尹杰;美两化学家共获沃尔夫化学奖[N];中国化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张佳星;表面化学:我们身边的科学[N];科技日报;2007年
5 记者 李陈续 通讯员 杨保国;中法合作探寻自燃之谜[N];光明日报;2010年
6 记者 蔡忠仁;专家研讨离子色谱技术新课题[N];中国化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