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a Novel Tandem Reaction to Produce Substituted lmidazo[1,5-a]pyridine Derivatives

【摘要】:正The mechanism of a novel tandem reaction (Eq. 1) to produce substituted imidazo[1,5-a]pyridine derivatives has been investigated using RHF and B3LPY theories. Solvent effects were studied with the Onsarger model and the CPCM model using the dielectric constant (37.0) of DMF.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whole reaction is composed of four steps: deprotonation, novel Claisen cyclization, 1,3-proton shift and dehydroxylation, and the 1,3-proton shift is the rate-determining step (Figures 1 and 2). Basic condition is favorable. Solvent effects have a marked consequence on the reaction, especially on deprotonation. In the gas phase, deprotonation is very fast, whereas in the polar solvent it is difficult and becomes the rate-determining step. Furthermore, solvent effects decrease the relative free energy of product dramatically.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Synthesis and Light-emitting Properties of Novel Electrophosphorescent Poly(carbazole-co-pyridine)[A];全国第八届有机固体电子过程暨华人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2 ;Synthesis,crystal structure and thermochemistry of a new energetic compound:Cu(2,6-pda)(3-atrz)(H_2O)·H_2O(2,6-pda = pyridine-2,6-dicarboxylic acid,3-atrz = 3-amino-1H-1,2,4-triazole)[A];“国际化学年在中国”——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全国热分析动力学与热动力学学术会议暨江苏省第三届热分析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Fragmental anaysis on conformational stability of hetero-bridged calixarene[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3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高竹青;李红晋;;两个含4-羟基吡啶-2,6-二甲酸的铕和铽的稀土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A];2011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Synthesis and Reactivity of a Base-Free N-Heterocyclic Silanimine[A];第十六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6 孟苏刚;李旦振;孙蒙;李文娟;付贤智;;Preparation of barklike ZnFOH nanostructure and the application as photocatalyst[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刘晓宇;王莉;黄如丹;;基于[PMo_(11)VO_(40)]~(4-)氧簇杂化材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蔡正元;史延慧;庞广生;施展;曹昌盛;;NHC-PdCl_2-py金属催化剂催化C-S键的偶联反应[A];第十六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9 雷良才;将大伟;李海英;Christophe Detrembleur;Robert Jérome;;The Preparation of Nanochanneled Polymeric Materials[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韩立志;刘艳玲;刘朋军;;吡啶取代蒽衍生物的光电性质[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3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红;杂环高三蝶烯的合成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王强;α-氨基酸的脱羧环化反应研究&靶向于PCAF bromodomain的小分子抑制剂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3 李庆锋;蛋白质顺磁标记中探针的设计、合成与表征[D];南开大学;2013年
4 高国林;钯催化的有机新反应及其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5 葛燕青;JWang's串联反应的扩展[D];山东大学;2010年
6 张婷婷;铼、铱配合物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钱军;八氰基桥联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磁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8 陈勇强;基于N/O多齿配体配位框架的合成与性质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庆;2,4-吡啶双枝噁二唑及三唑衍生物的微波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1年
2 李平亮;新型三唑衍生物的合成、量化计算及生物活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3 覃红文;醇氨法制备吡啶及烷基吡啶[D];湖南大学;2011年
4 王冠南;基于EDO体系的新型弯曲电子给体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5 莫松;氧气条件下铜催化的芳基C-H键卤化反应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6 周颖;5,6-二取代-2,3吡啶二酮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7 陶希月;基于2,6-二乙酰基吡啶杂环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和表征[D];渤海大学;2013年
8 侯彦利;以硫代酰胺为合成子的新型多组分反应方法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1年
9 刘明;新型含吡啶环不对称二芳烯分子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2年
10 石丽丽;喹啉酮衍生物在不同受限介质中光反应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