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王骁唐冲蔡烽石爱国  
【摘要】:在影响碰撞事故的“人为失误”因素中明确哪些是主要影响因素、哪些是次要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与碰撞事故的关联程度对海员训练、保障航行安全以及辅助海事司法机关断案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为在少量海事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解算关联度数值,本文提出灰色关联分析——主成分分析组合评判法。运用此方法,本文基于10年的海事调查数据,对了操纵过失等六类“人为失误”进行了分析,得到较为满意的结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维;王捷;程建川;;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填料对沥青胶浆性能的影响[J];北方交通;2007年03期
2 潘昭宇;过秀成;盛玉刚;潘敏荣;卢光明;;灰色关联分析法在公路交通事故黑点成因分析中的应用[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8年03期
3 吕红光;;两起典型的海事案例中人为失误的分析[J];航海技术;2010年02期
4 黄志;;福建沿海船舶事故的灰色关联分析[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5 孙雪花;何彦平;于燕萍;;改进GCAM在区域轨道线网规划评价中的应用[J];交通与运输(学术版);2011年01期
6 胡强生;;船舶机损事故中人为失误的实证研究[J];船海工程;2006年05期
7 于家根;刘琦;;海上事故与海域的灰色关联分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8年S1期
8 黄燕品,吴兆麟;海事预防中人为失误风险的量化评估[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9 张绍举;成松柏;;海运人为失误原因及对策分析[J];灾害学;2008年01期
10 金磊;;人为可靠性问题的系统分析[J];系统工程;1990年01期
11 王鹏;黄晓明;曾凡奇;;灰色关联分析法在沥青低温性能指标中的应用[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2 徐金河;;基于GRA和AHP的港口物流能力评价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13 王婉秋;方守恩;孙道成;;基于灰色关联度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设施多层模糊综合评价[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0年04期
14 轩少永;;人为失误的控制与BRM[J];航海教育研究;2007年S1期
15 张平方;;了解渔船的习惯特点 避免碰撞事故发生[J];航海技术;2008年03期
16 崔乃霞;;商船VS渔船 以沟通化解碰撞 以合作共创平安[J];中国海事;2010年07期
17 吴志华;;船舶发生雾中碰撞事故后的行动[J];中国水运;2010年07期
18 刘枚莲;朱美华;黄键;;港口吞吐量预测影响因素筛选方法研究[J];水运工程;2011年03期
19 唐阳山;王凤娇;方媛;;城市道路汽车碰撞事故分析系统开发[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20 金磊;;人的可靠性问题及新管理方略[J];大自然探索;199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骁;唐冲;蔡烽;石爱国;;基于海事调查数据的人为失误与碰撞事故关联度计算——应用灰色关联分析-主成分分析组合评判法[A];海洋船舶避碰论文集[C];2005年
2 孙颖士;;试论渔船与商船的碰撞事故[A];中国航海学会海洋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海事与安全论文集[C];1999年
3 林凡彩;张荣昌;张强;刘长波;;水面船舶与潜艇发生碰撞事故原因及应对措施[A];2003海上航行安全论文集[C];2003年
4 范鸿乔;;船桥碰撞事故原因浅析和安全对策[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港航监督专业委员会97年度学术交流论文集[C];1997年
5 孙颖士;李冬霄;;渔船碰撞事故分析[A];船舶避让与安全操作[C];2007年
6 邹冬华;陈忆九;刘宁国;;200起车外人员与汽车碰撞事故现场痕迹特点分析[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7 范鸿乔;;船桥碰撞事故原因浅析和安全对策[A];中国航海学会1997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1997年
8 崔照明;;渔船碰撞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的探讨[A];中国航海学会海洋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海事与安全论文集[C];1999年
9 ;一起由引航员承担责任的碰撞事故——记“安宝江”轮与“ANANGEL EXPRESS”轮碰撞的处理[A];船长与引航论文集[C];2005年
10 季永青;;预防商船与渔船碰撞事故的探讨[A];船舶避让与安全操作[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弋;汽车三维碰撞事故再现分析模型及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林阳子;大、中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评价理论及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3 乔维高;摩托车自行车行人碰撞事故形态分析及行人伤害保护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巩春领;大跨度斜拉桥施工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5 黄红武;轿车与高速公路护栏碰撞事故分析及仿真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6 林孝松;山区公路边坡安全评价与灾害预警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申杰;汽车—行人碰撞事故再现研究与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邵俊杰;货物运输通道的演变及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盘朝奉;车辆事故紧急呼救技术及伤害程度评价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10 杨建国;公路山岭隧道施工期衬砌及结构系统可靠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琨;互通式立交方案综合量化评价方法的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2 蒲玲玲;汽车—自行车碰撞事故再现及骑车人损伤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3 钱高兵;灰色理论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4 高会英;基于PC-Crash的人—车碰撞事故再现及其误差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5 陈涛;船舶尺度与碰撞事故的关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6 尹学杨;汽车—电动自行车碰撞事故再现分析与研究[D];西华大学;2012年
7 范婷;基于轿车碰撞事故重建的驾驶员损伤风险分析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8 谢州凯;汽车—行人碰撞事故再现与车速估算方法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9 王希诚;汽车与行人碰撞模拟及行人保护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郑影;灰色系统理论在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鄢琦;安全警示谈话 督促企业整改[N];中国水运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黄应红;一则事故引发的思考[N];机电商报;2009年
3 驻京记者 谢宗惠;5·12事故“金盛”轮负主责[N];中国水运报;2007年
4 通讯员 覃燕妮 望作信;紧急应对枯水期三峡库区安全[N];湖北日报;2008年
5 通讯员 周云 特约记者 占茂鸿;防“碰”于未然[N];中国水运报;2010年
6 王宏雁;增强科学防范事故的针对性[N];解放日报;2008年
7 通讯员 周云 占茂鸿;“再别去抢船头”[N];中国交通报;2010年
8 锦恒汽车安全技术控股有限公司 朱江滨;汽车碰撞安全保护:从独立到综合[N];中国电子报;2006年
9 景伟中 李叙明;受伤海轮“北仑海7”安全靠泊张家港[N];中国水运报;2007年
10 记者 庄则平;监管职责到人到岗部署措施到港到船[N];中国交通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