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台风过吕宋岛加强机制的数值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统计分析了1982-2009年南海热带气旋的发生频数,发现南海热带气旋相对集中地发生在南海东北部的吕宋岛西侧洋面上,为了探讨吕宋岛对热带气旋的运动与强度影响,故又统计了1951-2010年自东向西越过吕宋岛(不包括打转)的96个热带气旋个例的强度变化规律,发现热带风暴、热带低压等强度较弱的热带气旋在经过吕宋岛地形后强度反而有增强的趋势,为了进一步分析岛屿地形对此类弱热带气旋过岛增强奇特现象的作用,利用WRF循环三维变分方案对2009年7号热带风暴"天鹅"个例进行了详细的数值研究,模拟结果较好地体现了此次台风的强度和路径,基于数值模拟高时空分辨率的输出结果,对此次台风过程进行了细致分析,发现在初始台风接近吕宋岛时,由于地形的阻挡使得在背风处有背风低压产生,且随着背风处气旋式曲率的增大加上地形的阻挡形成闭合的气旋式风场,使得背风低压逐渐增强甚至已超过了初始台风的强度,即地形是弱台风过岛加强机制的关键因素。最后进行了地形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地形越高,背风低压越强。
|
|
|
|
1 |
;[J];;年期 |
2 |
;[J];;年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