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五大淡水湖三角帆蚌群体mtDNACOI基因片段分析
【摘要】:对我国五大淡水湖10个群体三角帆蚌:洞庭湖(DT)、太湖(TH)、巢湖(CH)、洪泽湖(HZ),及鄱阳湖进贤(PJ)、余干(PY)、珠湖(PZ)、都昌(PD)、湖口(PH)、永修(YX)共69个个体线粒体 DNA 细胞色素 C 氧化酶 I 基因(mtDNA COI)进行 PCR 扩增、序列测定,获得69条长度为610bp 的同源基因序列。同源基因序列分析显示,鄱阳湖三角帆蚌6个群体41条 mtDNA COI 基因片段中,T、C、A 和 G 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7.5 %、26.4%、40.4%和15.7%,A+T 和 G+C 平均含量为57.9%和42.1%。除郡阳湖外四个湖三角帆蚌群体28条 mtDNA COI 基因片段中,T、C、A 和 G 的平均含量分别是17.1%、 26.6%、40.4%和15.9%,A+T 和 G+C 的平均含量为57.5%和42.5%。其中,A+T 的含量都明显高于 G+C 的含量。共检测到42个单倍型,332个核苷酸多态位点。mtDNA COI 基因序列的遗传距离表明,五大湖群体间遗传距离较远,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11到0.042 之间,各为独立的种群;鄱阳湖六个点群体间遗传距离很近,仅为0.002到0.007之间,为一个种群。mtDNA COI 分子系统树显示,鄱阳湖6个群体聚在一起,并与巢湖群体亲缘关系相近,然后鄱阳湖、巢湖这二个群体再和太湖群体聚在一起。洞庭湖群体和洪泽湖群体亲缘关系相近,单独为一支。
|
|
|
|
1 |
肖永清,石安静;三角帆蚌肝脏的显微与超微结构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
2 |
钱荣华,李家乐,董志国,郑汉丰,李应森,袁伟康;中国五大湖三角帆蚌形态差异分析[J];海洋与湖沼;2003年04期 |
3 |
孙家美;;同种异龄蚌珍珠的元素分析[J];生物学通报;1988年03期 |
4 |
冯小荣;三角帆蚌外套膜的组织培养[J];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S1期 |
5 |
张元培;褶纹冠蚌()和三角帆蚌(■)人工杂交试验[J];动物学杂志;1974年02期 |
6 |
金洪钧;周风帆;;铬对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Ⅱ LEA)的急性毒性[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8年04期 |
7 |
舒凤月,吴小平;蚌科两种蚌钩介幼虫形态的比较观察[J];山东科学;2005年01期 |
8 |
孙家美;毛振伟;;三角帆蚌边缘膜区不同颜色珍珠层的元素分析[J];科技通报;1989年05期 |
9 |
邱安东,石安静,孙奇志;三角帆蚌珍珠囊的超微结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6期 |
10 |
费志良;廖馨;赵沐子;郝晨;潘建林;;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 Lea)对富营养化水体悬浮物消除的时效模型[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
11 |
施志仪;杨显祥;陈晓武;李勇;;三角帆蚌alpha-2巨球蛋白cDNA全长的克隆及表达特征[J];水产学报;2008年04期 |
12 |
徐在宽;三角帆蚌鳃瓣活力的研究[J];水产养殖;1998年03期 |
13 |
宋大祥;;动物多样性[J];生物学通报;1993年01期 |
14 |
黄宏文;保育遗传学与植物遗传资源的保育策略[J];武汉植物学研究;1998年04期 |
15 |
张德春,张锡元,杨代淑,余来宁,方耀林,邓凤姣,刘思扬;长江鳙遗传多样性的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6期 |
16 |
韩雅莉;生物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学研究中的RAPD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
17 |
黎中宝,林鹏;不同纬度地区桐花树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
18 |
阎冰,邓岳文,杜晓东,兰国宝,王爱民;广西地区文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J];海洋科学;2002年05期 |
19 |
公维华,宋憬愚,姜运良,王自刚,岳永生;用微卫星标记分析泰山螭霖鱼的遗传多样性[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
20 |
简曙光;吴梅;刘念;;葫芦苏铁遗传多样性的等位酶分析[J];广西植物;2005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