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表层水石油与重金属的研究
【摘要】:正以往对南海进行的大型环境调查范围有限,主要是在80年代由不同部门对南海局部海域进行调查,使得调查所得到的环境污染要素的数据无可比性,难以形成有用的环境信息.特别是深海区背景数据很少,难以确切估计人为因素的影响.此外,由于重金属的含量很低,采样与测试过程中易被沾污,一些调查数据也存在明显的质量问题.本文利用国家“126专项”之“南海海洋环境补充调查”外业工作期间按照严格的放污染措施采集的南海表层海水样品,分别用荧光光度法、冷原子吸收法和溶剂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对样品中的污染要素石油、Hg和重金属
|
|
|
|
1 |
张寿祺,李建生;从广东省历史上的地震看干旱与地震的关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1期 |
2 |
吴壮达;《水经注》的“水坈陵”问题——广州历史地理问题研究之一[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2期 |
3 |
陈赛英,王一婷,孙建章,齐钟彦,马绣同,庄启谦;浙江南几列岛贝类区系的研究[J];动物学报;1980年02期 |
4 |
陈惠莲;南海关公蟹属两新种[J];海洋与湖沼;1980年02期 |
5 |
陈木,吴宝铃;南海盘管虫两新种[J];海洋与湖沼;1980年03期 |
6 |
周开亚,李悦民,钱伟娟,杨光平;南海与九龙江的三种海豚[J];海洋与湖沼;1980年04期 |
7 |
刘瑞玉,王绍武;南海刺糠虾属新种描述[J];海洋与湖沼;1980年04期 |
8 |
;海洋与湖沼1980年(第11卷)总目录[J];海洋与湖沼;1980年04期 |
9 |
;致读者作者[J];海洋科学;1980年02期 |
10 |
张宝琳;骑士章海星的分布和食性分析[J];海洋科学;1980年04期 |
|
|
|
|
|
1 |
张训华;扬金玉;;南海海盆形成机制与演化[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
2 |
宋海斌;王家林;;南海基底构造格架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
3 |
丘学林;周蒂;夏戡原;苏达权;吴世敏;叶三余;E.Flueh;;南海西沙海槽海底地震记录模拟及地壳结构研究[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
4 |
林进峰;陈雪;汤贤赞;;南海形成演化的运动学新模式[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
5 |
姚姚;周建新;熊立志;;海上多波地震勘探资料处理中的一些特殊问题[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
6 |
曹小林;朱介寿;曹家敏;;南海及其邻区的地震面波波形反演方法[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
7 |
李金明;;《郑和航海图》中的南海诸岛[A];“郑和与海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
8 |
杨军;曾明;;国色天香昭代荣——唐代长安牡丹考[A];唐代文学研究(第五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暨第六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
9 |
龚洁;;鼓浪屿建筑概论[A];厦门博物馆建馆十周年成果文集[C];1998年 |
10 |
余振杰;;序言[A];厦门博物馆建馆十周年成果文集[C];1998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