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魏东炜李复生崔金华李桂凤殷金柱宋光复  
【摘要】:根据提纯方法不同,对碳酸二苯酯提纯工艺进行了综述。归纳的6种提纯方法为:塔釜温度高于150 ℃的连续蒸馏法、碱融-蒸馏法、热水洗涤-蒸馏法、铝硅酸盐吸附-蒸馏法、分步熔融结晶法及溶剂重结晶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陶昭才,田恒水,王相田,朱云峰;PbO均相催化反应精馏合成碳酸二苯酯的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廖凯荣,潘纯华;聚合级碳酸二苯酯中杂质的鉴定与分析[J];塑料工业;1980年05期
3 刘宏伟,赵新强,王延吉;苯酚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苯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精细石油化工;2001年06期
4 张光旭,吴元欣,马沛生,吴广文,胡国俊,李定或;非均相羰基氧化合成碳酸二苯酯反应液组分的分析[J];分析测试学报;2003年05期
5 李春萍,程经顺,贺景坚,李淑红;碳酸二甲酯和苯酚合成碳酸二苯酯的催化剂研究[J];安徽化工;2003年04期
6 任占冬,陈樑,杨天宇;碳酸二苯酯合成技术的研究进展[J];化工时刊;2004年02期
7 陶昭才,田恒水,张茂润,朱云峰;非光气法合成碳酸二苯酯技术进展[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8 李光兴,梅付名,莫婉玲,浦永佳;Lewis酸催化酯交换合成碳酸二苯酯研究[J];精细化工;2000年03期
9 张光旭,马沛生,吴元欣,吴广文,李定或;非均相催化一步合成碳酸二苯酯的研究 Ⅱ.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2002年04期
10 张光旭,马沛生,吴元欣;氧化羰基化一步合成碳酸二苯酯的研究进展[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02年02期
11 徐兆瑜;碳酸二苯酯的合成[J];四川化工与腐蚀控制;2002年04期
12 梅付名,李光兴;碳酸二甲酯与苯酚酯交换合成碳酸二苯酯的热力学性质及均相催化剂(英文)[J];合成化学;2003年04期
13 姚洁,王越,曾毅,王公应;碳酸二甲酯与苯酚酯交换合成碳酸二苯酯的HPLC分析[J];合成化学;2003年04期
14 陶昭才,田恒水,朱云峰;Ti(OC_4H_9)_4-PbO均相催化反应蒸馏合成碳酸二苯酯[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年02期
15 张光旭,吴元欣,马沛生,吴广文,李定或;非均相催化一步合成碳酸二苯酯的研究 Ⅷ.Ce和Sn的添加量对Pd/La_(0.62)Pb_(0.38)MnO_3催化剂性能的影响[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04年04期
16 张光旭,吴元欣,马沛生,吴广文,李定或;非均相催化一步合成碳酸二苯酯ⅨCe的添加方法对Pd-Sn催化剂性能的影响[J];化工学报;2005年01期
17 张光旭,马沛生,吴元欣,吴广文,李定或;非均相催化一步合成碳酸二苯酯的研究 Ⅳ.活性组分及其负载方法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J];催化学报;2002年05期
18 李彩云,肖毓华;碳酸二苯酯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J];上海化工;2002年22期
19 陶昭才,田恒水,张茂润,朱云峰;有机锡均相催化反应蒸馏合成碳酸二苯酯[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20 张光旭,吴元欣,马沛生,吴广文,李定或;非均相催化一步合成碳酸二苯酯的研究Ⅰ.载体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J];催化学报;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东炜;李复生;崔金华;李桂凤;殷金柱;宋光复;;碳酸二苯酯提纯工艺研究进展[A];中国化工学会2003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巩金龙;王胜平;马新宾;汤允;刘志云;普煜;;MgCl_2·6H_2O催化草酸二苯酯脱羰基合成碳酸二苯酯[A];中国化工学会2003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谢永鸿;;精馏十塔工艺条件优化[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4 钱建兵;朱慎林;;汽液传质板式塔的最新进展[A];中国化工学会2003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颜蜀雋;李忠;;SnCl_2/TiO_2催化酯交换合成碳酸二苯酯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7年
6 B.Kaibel;H.Jansen;T.Rietfort;E.Zich;G.Frey;Z.Olujic;J. Montz;Hilden Germany;李树国;;分壁塔——精馏技术的新突破[A];第六届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展览暨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朱大建;谢育红;王庶;梅付名;白荣献;李光兴;;碳酸甲苯酯歧化反应的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杨小俊;吴元欣;吴广文;袁华;闫志国;刘敏;;一步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苯酯本征动力学[A];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2006年年会暨循环经济专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白荣献;张小艳;王庶;黄金明;李光兴;;酯交换法合成碳酸二苯酯的分离和纯化工艺研究[A];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2006年年会暨循环经济专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曹平;杨先贵;唐聪明;姚洁;王越;王公应;;三氧化钼催化碳酸二甲酯和乙酸苯酯合成碳酸二苯酯[A];第六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庶;酯交换法碳酸二苯酯合成工艺与催化剂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胜平;苯酚和草酸二甲酯酯交换反应合成碳酸二苯酯[D];天津大学;2003年
3 潘晓梅;关于盐效应及其在分离过程中的应用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4 张志刚;混合溶剂间歇萃取精馏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胡晖;同伦新算法在精馏模拟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4年
6 薛伟;微乳液法制备超微细包覆型催化剂及其催化苯酚氧化羰基化反应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7 王维德;多元非理想物系传质过程研究[D];天津大学;2002年
8 李天一;用同伦算法模拟复杂精馏过程[D];天津大学;2004年
9 吴广文;非均相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苯酯工程化基础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10 邢爱华;碳酸二甲酯与苯酚酯交换反应合成碳酸二苯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兵;化学固定二氧化碳合成碳酸二苯酯的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10年
2 刘宏伟;苯酚氧化羰基化催化合成碳酸二苯酯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3 李文艳;2,6-二异丙基萘分离精制方法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4年
4 姚俊峰;间歇萃取精馏过程的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周炜清;苯酚与碳酸二甲酯酯交换法催化合成碳酸二苯酯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3年
6 朱宏林;丙烯装置的模拟与优化[D];北京化工大学;2000年
7 徐瑞峰;酯交换法合成碳酸二苯酯的工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8 万辉;醋酸—水体系的精馏过程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3年
9 徐钧;聚氯乙烯精馏过程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4年
10 史子谦;三元共沸体系加盐萃取精馏的工艺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红 王聪彬 李丹;国内外专家在天津研讨精馏技术[N];中国化工报;2004年
2 王红;天大化研所精馏领域成果卓著[N];中国化工报;2002年
3 兰仁水;精馏技术在理论与实践中发展[N];中国化工报;2002年
4 ;精馏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N];中国化工报;2002年
5 王红;精馏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通过验收[N];中国化工报;2004年
6 张晓阳 李玉峰 祖延辉;“精馏”事业科学情怀 [N];天津日报;2004年
7 王红;精馏技术国家工程中心优势凸显[N];中国化工报;2003年
8 屈明光 陈扬;玉溪攻克芳樟醇精馏关键技术[N];中国化工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解小如 通讯员 李丹;精馏强化技术为企业解忧[N];中国化工报;2006年
10 果木;芳樟醇精馏新技术填补空白[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