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射式空间相机消热差无热化设计
【摘要】:环境温度变化对透射式空间相机的影响已成为制约其性能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温度效应对光学元件的影响,介绍了适用于透射式空间相机消除热效应的基本方法。以一个工作波段为0.5~0.8μm的光学系统为例,采用光学被动消热差无热化方法,完成了该空间相机在-100~100℃的环境温度下的消热差无热化设计,结果表明该光学系统满足设计要求,系统工作温度范围得到有效扩展。
|
|
|
|
1 |
吴清文,杨洪波,杨近松,陈长征,王忠素,刘宏伟,高明辉;空间相机中主镜及其支撑方案设计与分析方法[J];光学技术;2004年02期 |
2 |
李威;李朝晖;颜昌翔;王延风;王家骐;;胶片型空间相机的快门设计和研究[J];光学精密工程;2005年S1期 |
3 |
陈荣利,赵信民,解永杰,马臻,樊学武,李英才;高分辨率空间相机的工程分析[J];光子学报;2005年02期 |
4 |
项卫国;常宁华;;空间相机中与大口径透镜有关的结构设计分析[J];航天返回与遥感;2006年01期 |
5 |
王永辉;魏颖;;大口径长焦距空间相机热门机构方案研究[J];航天返回与遥感;2006年03期 |
6 |
关英俊;辛宏伟;刘巨;任建岳;;空间相机主支撑结构优化设计方法的研究[J];光学技术;2006年S1期 |
7 |
关英俊;辛宏伟;赵贵军;刘巨;任建岳;;空间相机主支撑结构拓扑优化设计[J];光学精密工程;2007年08期 |
8 |
高明辉;刘磊;任建岳;;空间相机反射镜碳化硅材料性能测试[J];光学精密工程;2007年08期 |
9 |
徐之海;陈跃庭;王琦;刘兆军;李奇;;面阵空间相机稳像补偿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7年05期 |
10 |
李杨;徐抒岩;韩诚山;于涛;邢忠宝;;定量化故障树分析技术在空间相机软件开发中的应用[J];光学精密工程;2008年11期 |
11 |
张雷;金光;;轻型空间相机桁架结构设计与模态分析[J];空间科学学报;2008年03期 |
12 |
武星星;刘金国;孔德柱;徐东;吕世良;;基于混合编程的空间相机控制器的自检方法[J];光学精密工程;2008年09期 |
13 |
刘巨;薛军;任建岳;;空间相机光机热集成设计分析及关键技术研究综述[J];宇航学报;2009年02期 |
14 |
韩冬;吴清文;陈立恒;訾克明;黎明;李泽学;;多姿态空间相机的热控系统设计与仿真[J];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22期 |
15 |
魏鑫;张凤芹;范斌;;基于频率的空间相机主体结构优化设计分析[J];航天返回与遥感;2010年01期 |
16 |
穆欣;胡君;宋启昌;陈茂胜;徐抒岩;;空间相机集成测试系统的时钟同步[J];光学精密工程;2010年06期 |
17 |
陈荣利;马臻;杨文刚;余雷;贺天兵;李英才;;空间相机热光学分析与试验验证[J];光子学报;2010年11期 |
18 |
史翠红;李恺;王芸;;空间相机温度解算方法的分析与研究[J];航天返回与遥感;2011年01期 |
19 |
袁涛;熊衍建;吴晗平;;空间相机共轴三反红外光学系统设计[J];光电技术应用;2011年02期 |
20 |
田富湘;何欣;张凯;;空间相机桁架杆接头结构研究[J];光机电信息;2011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