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损伤He-Ne散射探测法研究
【摘要】:激光损伤判定有显微镜观测法、扫描电镜观察法、等离子体闪光法、光热偏转法、散射光检测法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法判定损伤具有直观准确的优点,但价格昂贵,比较费时,不能在线检测, 等离子闪光法人为和环境因素对结果影响较大。而He-Ne散射检测法具有人为因素小,准确度高,能在线判定激光损伤的发生等优点。
|
|
|
|
1 |
胡建平;马红菊;李树刚;陈松林;马平;;激光损伤He-Ne散射探测法研究[J];光学与光电技术;2008年03期 |
2 |
;激光器件 激光安全与防护[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5年05期 |
3 |
;激光安全与防护[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6年05期 |
4 |
;激光安全与防护[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2年03期 |
5 |
蒋志平,陆启生,刘泽金;强激光辐照光电探测器的研究[J];应用激光;1994年03期 |
6 |
龚辉,王明利,李成富,程雷;硅、锗片的激光损伤及加固研究[J];光学学报;1998年06期 |
7 |
倪亚茹,陆春华,许仲梓;光学材料的激光损伤及其增强研究[J];激光杂志;2005年05期 |
8 |
贾俊;冯国英;韩敬华;张秋慧;杨李茗;朱启华;谢旭东;;高强度纳秒激光与K9光学玻璃体损伤的实验研究[J];光学与光电技术;2008年04期 |
9 |
胡建平;张问辉;段利华;马平;许乔;;透射光学元件的1064nm激光损伤特性[J];光学与光电技术;2006年06期 |
10 |
孙金坛,陈军宁;激光损伤(LID)吸杂技术[J];量子电子学报;1985年01期 |
11 |
潘英俊,封君;强激光对光学薄膜的损伤机理[J];半导体光电;1997年01期 |
12 |
;用感应气体放电记录材料表面和涂层的激光损伤[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8年07期 |
13 |
倪晓武;陆建;贺安之;马孜;周九林;;激光与光学薄膜的相互作用机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1期 |
14 |
龚辉,李成富,崔俊文,葛月明;高重复频率激光对光学材料损伤特性的研究[J];光学学报;1996年02期 |
15 |
夏志林;赵元安;薛亦渝;郭培涛;吴师岗;;初始电子密度对光学薄膜激光损伤机制的影响(英文)[J];光子学报;2009年10期 |
16 |
刘志超;卫耀伟;陈松林;马平;;ALD氧化铝单层膜1064nm激光损伤特性研究[J];应用光学;2011年02期 |
17 |
郭劲;模拟战场环境条件下的高能脉冲CO_2激光损伤阈值测试方法[J];光机电信息;1996年08期 |
18 |
夏晋军,程雷,龚辉,李仲伢,李成富;光学材料的多脉冲激光损伤研究[J];光学学报;1997年02期 |
19 |
彭玉峰,程祖海,张耀宁;强激光反射镜膜层损伤理论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
20 |
程光华;王屹山;赵卫;陈国夫;刘青;;不同宽度脉冲激光对白宝石损伤的结构特征[J];光子学报;2006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