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中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的慢光研究
【摘要】:本文研究了光纤中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的慢光传输,并且利用光纤串联结构获得了较长的时间延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窄线宽的光纤激光器输出波长为1550nm,线宽40kHz,功率100mW的激光由耦合比为10:90耦合器C1分成两部分。其中,90mW的光束输入到布里渊光纤环形激光器中用以产生 Stokes光;10mW的光束输入一个2W的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其输出光由3dB耦合器C3分成两束作为布里渊泵浦光。布里渊光纤环形激光器由5:95的耦合器C2,隔离器,偏振控制器PC1,和一段1km 的单模光纤组成。我们利用一个电光调制器(EOM)对Stokes光调制产生脉宽为40ns的高斯脉冲作为探测脉冲。两段500m长的单模光纤作为慢光介质。两段光纤中的可调衰减器用以衰减从第一段光纤中放大的探测脉冲,避免探测脉冲在第二段光纤中出现增益饱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时间延时与布里渊增益成线性关系,并且与理论符合较好。实验中获得最大延时为61ns,约为初始探测脉冲宽度的1.5 倍。同时实验上也观察到脉冲展宽,并且与线性布里渊放大理论相符。最大脉冲展宽为78.8ns。本实验利用受激布里渊散射非线性效应,获得了脉冲在光纤中慢光传输,并且利用光纤的串联结构得到了大于脉冲宽度一倍的时间延时。
|
|
|
|
1 |
张萍萍;杨远洪;陈淑英;;布里渊光纤环形激光器技术发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8年S3期 |
2 |
詹黎;宋跃江;夏宇兴;;128波长输出的自注入布里渊光纤激光器[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5年12期 |
3 |
刘红林,冯春媛,张在宣,庄松林;光纤拉曼放大器中级联的受激布里渊散射[J];光电工程;2005年11期 |
4 |
张祖兴;戴国星;况庆强;桑明煌;叶志清;;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的波长间隔可变多波长光纤激光器[J];光子学报;2010年05期 |
5 |
汤秀章,姚刚,王孝君;KrF激光在SF_6气体中受激布里渊散射的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5年02期 |
6 |
王超,吕志伟,何伟明;利用受激布里渊散射获得皮秒激光脉冲[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3年12期 |
7 |
延凤平,单英,简水生;受激布里渊散射光纤陀螺中受激布里渊散射效应的机理研究[J];光电子.激光;2000年01期 |
8 |
魏晓峰,袁晓东,丁磊,郑万国,叶金祥,满永在;利用受激布里渊散射脉冲压缩效应获得高功率激光输出[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9年02期 |
9 |
刘常龄;靶蒸气等离子体对高功率激光的反射效应[J];光电工程;1996年S1期 |
10 |
延凤平,简水生;SBS-FOG中受激布里渊散射光偏振特性的理论分析[J];光电子.激光;2001年04期 |
11 |
张辉;万生鹏;王玉枝;;受激布里渊光纤环形激光器及其阈值分析[J];现代电子技术;2009年14期 |
12 |
岳丛建;王福谦;袁建法;;光纤激光器调Q技术[J];长治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
13 |
黄琳;刘永智;代志勇;张谦述;;基于光纤中SBS相位共轭的自调Q光纤激光器[J];发光学报;2008年04期 |
14 |
杨春波;冷进勇;陆启生;;传输光纤对单频光纤放大器中受激布里渊散射的影响[J];激光与红外;2010年11期 |
15 |
钟鸣,韩凯,李彤,孙年春,杨社先;用CH_4气体SBBS作为相位共轭镜的(Nd,Ce)∶YAG激光谐振腔特性的研究[J];中国激光;1994年10期 |
16 |
史久林;何兴道;刘娟;李淑静;赵希圣;郭志军;;水中受激布里渊散射阈值的研究[J];应用光学;2009年05期 |
17 |
丁迎春,吕志伟,赵晓彦,程永康;受激布里渊散射相位共轭组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0年05期 |
18 |
张亮;王智勇;张辉;尧舜;曹银花;左铁钏;;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的调Q光纤激光器研究[J];激光技术;2008年01期 |
19 |
代志勇;彭增寿;欧中华;李剑峰;刘永智;;受激光布里渊散射结合脉冲泵浦的可调谐调Q光纤激光器[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0年04期 |
20 |
赵军发;杨秀峰;刘卓琳;童峥嵘;刘艳格;赵启大;;调谐范围40nm的多波长布里渊/铒光纤光源[J];中国激光;2010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