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结构动力检测技术及其发展前景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以环境干扰(地脉动或风振动)为输入源,量测桥梁结构的动力反应。根据结构的动力反应,采用动力模态识别技术识别结构模态参数,在由实测的结构振动模态参数,通过求解结构动力特征值识别结构的物理参数判别结构损伤的部位和大小这一动力检测技术。通过实测的结构参教可以进行结构抗震、抗风的可靠度分析,评价结构的实际可靠度水平,为加固、补强提供决策依据。
|
|
|
|
1 |
王克成;徐君兰;张永水;唐伯明;;双曲拱桥病害分析及加固措施[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4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
|
|
|
|
|
1 |
王利恒;周锡元;阎维明;;结构损伤检测方法的一些新进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6期 |
2 |
夏力农,王根成;网架事故原因分析及经验教训[J];常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
3 |
瞿伟廉,谭冬梅,汪菁,滕军;基于神经网络的大型空间网架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修正[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年04期 |
4 |
刘晖,瞿伟廉,袁润章;基于灵敏度分析的结构损伤识别中的传感器优化配置[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年06期 |
5 |
史治宇,张令弥,吕令毅;基于模态应变能诊断结构破损的修正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
6 |
李戈,秦权,董聪;用遗传算法选择悬索桥监测系统中传感器的最优布点[J];工程力学;2000年01期 |
7 |
高维成;刘伟;钱成;;基于剩余模态力和模态应变能理论的网架结构损伤识别[J];工程力学;2007年05期 |
8 |
綦宝晖,邬瑞锋,蔡贤辉,李桂华;一种桁架结构损伤识别的柔度阵法[J];计算力学学报;2001年01期 |
9 |
付素芳;张秋菊;陈海卫;林浩;;结构动力学模型修正方法比较研究[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7年02期 |
10 |
刘福强,张令弥;作动器/传感器优化配置的研究进展[J];力学进展;200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