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核的收集和探测
【摘要】:正随着六、七十年代广泛而大量的对超铀核研究工作的展开,由A.Ghiorso等人建立了一种称为“母子核穿梭机”或“双反冲”方法来收集和测量重的核反应产物的α衰变,它能够在未知的反应产物和已知的子核之间建立一个遗传连接关系.在这个技术中,由最初所收集的反应产物借助α衰变使重的反冲原子反冲出来并嵌入“母核”探测器中,然后“母核”探测器移动到“子核”探测器的面前并且探测沉积在母核探测器表面的反冲体(子核)的α衰变.如果这个子核的α衰变特性是已知的,那么就能够建立起它们之间的遗传关系,
|
|
|
|
1 |
陈维;甘为群;;利用TALYS计算太阳耀斑伽玛射线[J];天文学报;2011年03期 |
2 |
;[J];;年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
|
|
|
|
1 |
郭俊盛;甘再国;秦芝;范红梅;吴晓蕾;;重核的收集和探测[A];Radioactive Nuclear Beam Physic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
2 |
龙文辉;孟杰;周善贵;;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对新核素~(259)Db及其α衰变链的研究[A];Radioactive Nuclear Beam Physic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
3 |
王宁;李祝霞;吴锡真;;QMD模型的改进及其在低能重离子反应中的应用[A];第十二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集(上)[C];2004年 |
4 |
李先胤;;轻核形变的计算[A];第五次核物理会议资料汇编(中册)[C];1982年 |
5 |
冯仁发;吴锡真;张锡珍;卓益忠;;重核惯性张量的微观研究[A];第五次核物理会议资料汇编(下册)[C];1982年 |
6 |
朱志远;傅德基;;采用角动量投影的形变壳组态方法在中重核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核物理会议文摘集(上册)[C];1991年 |
7 |
黄唯志;王子兴;宋宏秋;;~(20)Ne能谱的性质[A];第五次核物理会议资料汇编(中册)[C];1982年 |
8 |
甘再国;郭俊盛;范红梅;秦芝;雷相国;徐岩冰;何建军;吴晓蕾;周小红;靳根明;;~(259)Db的合成[A];Radioactive Nuclear Beam Physic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
9 |
包景东;;核的反常粘滞性与裂变鞍点振荡[A];第十二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
10 |
包尚联;勃列诺夫;白登柯夫;;248Cm和252Cf自发裂变瞬发中子谱测量和角关联研究[A];第八届全国核物理会议文摘集(下册)[C];1991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