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自汶川地震断层带样品渗透性的初步实验研究
【摘要】:正断层带被认为是深部流体的主要通道和流体活动最强的区段之一。近年来,地震断层带中流体活动及其效应倍受关注,其最主要原因是地震断层流体活动与地震的孕育和发生似乎存在某种关联,流体被认为是理解地震成核、发生和断层扩展等过程的重要因素。利用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研制的超低渗透
|
|
|
|
1 |
;外事活动[J];西北地震学报;1984年04期 |
2 |
冯先岳;新疆尼勒克地震断层带[J];内陆地震;1990年03期 |
3 |
韩殿忠;雷清清;刘健;石盛昌;;海城震区发现的古地震事件[J];东北地震研究;1991年04期 |
4 |
古迅;核电工程地质(二)[J];工程地质学报;1995年03期 |
5 |
E.W.Hart;李娟;;阿尔奎斯特-普里奥罗地震断层区划 法案:减轻加州地表断层灾害[J];世界地震译丛;2000年05期 |
6 |
虎雄林;吴小平;崔建文;卢吉高;李正光;;动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的模拟计算及断层类型影响研究[J];地震研究;2008年03期 |
7 |
王江成;林诲;;地震在天空中产生光[J];国际地震动态;1983年05期 |
8 |
黄福明,陈修启;大震广义影响场的讨论[J];地震学报;1992年04期 |
9 |
武孔春;地震序列性质与断层分形关系的探讨[J];地震研究;1995年02期 |
10 |
郭增建,吴瑾冰,郭安宁;由活断层评价地震灾害的讨论[J];国际地震动态;2003年02期 |
11 |
张四昌,刘百篪;1970年通海地震的地震地质特征[J];地质科学;1978年04期 |
12 |
张智,吴开统,耿乃光,郝晋升,刘晓红;三轴压力下地震断层面上障碍体的实验研究[J];地震研究;1986年06期 |
13 |
环文林,葛民,常向东;1920年海原8(1/2)级大地震的多重破裂特征[J];地震学报;1991年01期 |
14 |
尹光华,蒋靖祥,张勇,李军;新疆尼勒克1812年地震断层构造特征[J];西北地震学报;2002年02期 |
15 |
赵雷;李小军;霍达;;有软夹层的基岩上覆土层在断层错动时的破裂特征研究[J];地震学报;2006年05期 |
16 |
尹光华;蒋靖祥;裴宏达;;1812年尼勒克地震断层及最大位移[J];内陆地震;2006年04期 |
17 |
李莹甄;高国英;高歌;李志海;;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震源深度分布与断层关系研究[J];地震地质;2008年02期 |
18 |
范晓;杨勇;;追踪地震的“足迹”[J];大自然探索;2009年05期 |
19 |
田上高広;渡邊裕美子;板谷徹丸;彭岩;;地震断层的年代学:最新进展与今后展望[J];世界地震译丛;2011年01期 |
20 |
卢海峰;;浅谈活断层及其研究方法[J];江苏地质;2006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