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刘志坤黄金莉  
【摘要】:正利用地震背景噪声互相关研究地下介质波速随时间变化是目前地震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对于2008年汶川地震引起的地下介质变化多个研究组也用噪声互相关进行了研究,观测到发震断层附近的龙门山地区和四川盆地出现明显的同震波速降低。这些研究中所用的资料主要来自四川区域地震台网和川西台阵,这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罗世高;;宜宾孔滩4.2级地震宏观考察[J];四川地震;1986年03期
2 柳凤兰,亚华;近年来郯城8(1/2)级强震震中区的小震活动[J];山西地震;1990年02期
3 高立新,曹井泉;强震前震中区附近地震学参数中期震兆标志研究[J];西北地震学报;2004年04期
4 龚鸿庆,勾波,张红旭;唐山地震后震中区断层水平活动的观测结果[J];地震研究;1984年06期
5 阎海歌;陈国顺;;运城震群活动中各类建筑受害情况调查[J];灾害学;1988年03期
6 张立;赵洪声;陈静;刘耀炜;;云南强震前震中区水位变化特征分析[J];地震;2008年04期
7 初洪科,唐铭林;地震孕育和发生的上冲模式[J];西北地震学报;1980年04期
8 М·Е·戈赫别尔格 ,В·А·莫尔古诺夫 ,И·В·马特维耶夫 ,李元敏;震中区电磁辐射异常的观测[J];山西地震;1989年02期
9 张杰,夏瑞良,钱太仲,王行舟;安徽省利辛县4.1级地震震中区烈度考察[J];地震学刊;2001年01期
10 赵宪超,黄保起;1937年菏泽7级地震[J];地震;1981年06期
11 张立;赵洪声;陈静;刘耀炜;;云南强震前震中区水位变化特征分析[J];国际地震动态;2008年11期
12 H.Ahmed;高林;;多测点三分量变偏 VSP—在北海希尔德油田的勘探史[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87年03期
13 张帮柱;;江苏常熟-太仓5.1级地震的几个宏观特征[J];国际地震动态;1990年07期
14 董泰;;1990年10月20日甘肃省发生6.2级地震[J];国际地震动态;1991年01期
15 赵毅;陈晓东;;三分量高温RF SQUID磁强计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7年S1期
16 席振铢;刘剑;龙霞;侯海涛;;瞬变电磁法三分量测量方法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17 ;三分量磁力梯度测井仪试制成功[J];西北地质;1972年01期
18 秦保燕,郭增建;由地震时震中区的显著下沉讨论震源的底部条件[J];西北地震学报;1979年01期
19 谢明道;;多级三分量VSP测井检波器[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87年05期
20 M.Breitzke ,周怡;在煤矿区用三分量地震和地电勘探进行参数估计和断层探测[J];地球物理学进展;1988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坤;黄金莉;;汶川震中区震后波速变化——基于三分量噪声互相关的结果[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2 田山;张磊;;地震前近震中区地电场比值异常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3 余世舟;张令心;钟江荣;;震后爆炸的风险评价与数值模拟[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4 姚陈;张建中;蔡明刚;;三分量反射记录上的浅层混响波[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白天成;冯太林;杨贵祥;何曙光;;盐城三分量地震资料的处理[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6 冯太林;张学工;李衍达;;三分量处理系统MULTIWAVE的研制[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7 郝明;沈正康;王庆良;;由1990年M s7.0共和地震震后垂直形变反演断层和岩石圈流变结构[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吴国富;范森葵;;磁三分量测井技术在锡多金属矿床中的应用实例[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9 孙宏志;刘长亮;;陆地声纳三分量波场分析技术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雷军;李学政;姚陈;胡毓良;;三分量地震矢量波场的分离与重建[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锋;岩石圈介质结构的不均匀性对地震同震、震后位移影响的三维数值模拟[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李忠;三分量地震勘探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3 兰双双;深层地下水位动态对地震活动响应关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汪建军;同震、震后和震间应力触发[D];武汉大学;2010年
5 查显杰;InSAR形变测量及其在地震学中应用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6 轩义华;倾斜横向各向同性介质(TTI)参数反演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李桂花;井间地震波场数值模拟及波场特征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8 陈晓东;高温超导磁强计研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松;震后公路边坡崩塌灾害分类与形成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2 杨继春;数字三分量地震勘探技术研究及其在海拉尔油田的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3 欧阳新艳;利用DEMETER卫星数据提取地震异常的方法初探[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08年
4 何伟光;三分量感应测井仪的通讯与控制系统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严志刚;三分量全光纤加速度地震检波器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研制[D];天津大学;2003年
6 吴树奎;三分量地震勘探技术[D];浙江大学;2008年
7 赵娜;三分量感应测井发射与处理电路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肖梅;三分量地震极化滤波与波场分离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9 马海军;井中地震三分量偏振分析及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10 刘烨;VSP三分量时变偏振分析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早报世博记者 马毅达;震后重生的纯净之城[N];东方早报;2010年
2 王开武 记者 徐凯;朝天区治理震后地质灾害[N];四川日报;2009年
3 中国地质科学院汶川地震地质考察队;寻找大地震颤的答案[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4 谭晔;赛汗塔拉三分量三维地震勘探成果填补国内两项技术空白[N];中国石油报;2008年
5 晨澜;三分量地震勘探有独特优势[N];中国石化报;2009年
6 谭晔;多波勘探再解地质难题[N];中国石油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方方;日本损失将超600亿美元[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8 王凯;民国年间的山东菏泽大地震[N];中国档案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郑先聪;恢复重建,应加强抗震设防[N];四川日报;2009年
10 许梦醒;旅途中,当地震突如其来时[N];工人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