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仕勇,陈晓非,刘金朝,盖增喜;近震源破裂过程反演研究——I.方法和数字试验[J];中国科学D辑;2003年05期 |
2 |
毛燕;崔建文;刘娜;李君;张潜;;2000年姚安M_S6.5地震震源破裂过程研究[J];地震研究;2009年04期 |
3 |
温增平,秦保燕;终止相的理论地震图—兼论唐山地震震源破裂过程[J];西北地震学报;1991年04期 |
4 |
郝金来;王卫民;姚振兴;;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沿海M_w9.0级地震震源破裂过程[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1年06期 |
5 |
李娟,王卫民,赵连锋,姚振兴;2004年7月11日西藏M_w6.2级地震震源破裂过程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4期 |
6 |
林邦慧,胡小幸,董大南,林纪曾;用复合型法反演震源破裂过程的研究[J];地震学报;1988年04期 |
7 |
秦保燕,姚兰予,汪进,李亚荣;由地震图上的终止相研究1976年松潘续发性大震的震源破裂过程[J];西北地震学报;1990年02期 |
8 |
朱元清;序言[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2年02期 |
9 |
夏旻;吴忠良;许洋;;用远震P波高频辐射能量快速估计2008年5月12日汶川M_S8.0地震的破裂特征[J];中国地震;2008年02期 |
10 |
王海云;谢礼立;;近断层地震动模拟现状[J];地球科学进展;2008年10期 |
11 |
雷军,李学政,冯永革;从20年国际地学计划中看地震观测台网与现代数字地震仪的发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年04期 |
12 |
周云好,陈章立,缪发军;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M_S8.1地震震源破裂过程研究[J];地震学报;2004年S1期 |
13 |
周仕勇;陈晓非;;近震源破裂过程反演研究——Ⅱ.9.21中国台湾集集地震破裂过程的近场反演[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6年01期 |
14 |
翟璐媛;杨陈;杨雅琼;;超松弛迭代法反演震源破裂过程解的稳定性分析[J];华北地震科学;2009年04期 |
15 |
胡进军,谢礼立;地震动幅值沿深度变化研究[J];地震学报;2005年01期 |
16 |
赵翠萍,陈章立,郑斯华,刘杰;2003年9月27日中、俄、蒙边界M_S7.9地震震源机制及破裂过程研究[J];地震学报;2005年03期 |
17 |
许才军;王乐洋;;大地测量和地震数据联合反演地震震源破裂过程研究进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年04期 |
18 |
陈鲲;俞言祥;高孟潭;吕红山;;考虑震源破裂过程的青海玉树地震震动图研究[J];中国地震;2011年01期 |
19 |
金星,廖振鹏;地震动随机场的物理模拟[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4年03期 |
20 |
高祥林;美国正制定新的大洋地幔动力学计划[J];国际地震动态;2004年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