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中国大陆第五活跃期7级强震地下流体异常特征对比分析

王海燕  刘耀炜  王亮  任宏薇  
【摘要】:正1988年,中国大陆进入第五活跃期,直至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特大地震,此活跃期共在中国大陆西部发生了9次7级以上强震。此时中国大陆已经发展形成了一个观测台项数量较多、空间分布相对密集合理、积累了较长时间观测数据的地下流体观测网,其中澜沧、共和、孟连、丽江、昆仑山5次地震前其附近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高跃雄;山西临汾中心地震台地电阻率震前异常特征[J];山西地震;2005年02期
2 张慧,张新基,苏鹤军;强震水氡前兆场异常特征及其物理解释[J];西北地震学报;2005年03期
3 毛华锋;张义德;陈启林;王皓;胡米东;孙业君;;溧阳台体应变异常与地震的对应关系研究[J];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4 谢胜荣;杨乔红;吕秋贤;钟远良;;马星铅锌矿床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标志[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01期
5 吴永加;张永仙;尹祥础;;1970年以来中国大陆25次6.8级以上地震前态矢量异常特征研究[J];地震;2006年02期
6 史杰;高小其;魏若萍;;哈萨克斯坦博古特2604号井水位异常特征初步研究[J];内陆地震;2006年04期
7 汤志军;;龙门热水铅锌矿床地球化学、物理特征及找矿标志[J];西部探矿工程;2007年10期
8 史红军;赵卫星;张振文;张可佳;李宁;梁兆军;王冲;朱伟楠;;林甸5.1级和乾安-前郭5.2级地震前榆树台地电场异常特征分析[J];东北地震研究;2007年04期
9 张立;赵洪声;刘耀炜;;云南地区水位动态图像的前兆异常特征[J];地震;2008年02期
10 高振强;高跃雄;;临汾地震台地电阻率异常变化特征与盆地内地震关系分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8年06期
11 张华;徐红利;;地震映像法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J];工程勘察;2010年05期
12 张佳男;吕克鹏;韩龙;;大兴安岭呼中区偃尾山找矿前景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19期
13 杨跃文;勒程;褚金学;任佳;和玉权;李丽红;;丽江井水温动态在中强以上地震前异常特征[J];华南地震;2010年03期
14 庞贵熙;四川三种类型金矿的异常特征及化探找金工作方法讨论[J];地质与勘探;1983年12期
15 杨志荣;新疆乌什6.4级地震形变(应变)异常特征[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1990年01期
16 杜家伦;澜沧7.6级地震前的地电异常特征[J];西北地震学报;1990年03期
17 毛可,孙景芳,张慧,张苏平,李晓峰,朱建萍;1993年10月26日甘、青交界托来牧场M_s6.0地震前兆异常特征的研究[J];地震;1995年03期
18 李祥村;最大主应力σ_1等值线分布与唐山7.8级地震的关系[J];地震;1996年01期
19 黄其昌;永安西南5.1级地震前尤溪电磁辐射异常特征的研究[J];福建地震;1998年04期
20 马玉虎,马文静,李北海,都昌庭;青海龙羊峡超低频电磁辐射在中强震前的短期(短临)异常特征及单台预报效能[J];内陆地震;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燕;刘耀炜;王亮;任宏薇;;中国大陆第五活跃期7级强震地下流体异常特征对比分析[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三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韩自豪;魏文博;;华北煤田瞬变电磁勘探异常特征研究[A];安全高效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及应用——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7年
3 于龙伟;李芳;;1999年11月29日岫岩-海城5.4级地震的预报过程[A];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地震预报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4 万骏;刘庆成;杨亚新;邓居智;;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土壤天然热释光异常特征[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郭德科;;中强地震前地震视应变异常特征及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汲大山;;辽宁岫岩5.6级地震前盘—井水化学异常特征浅析[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刘茂林;袁伯英;程万正;;汶川8.0级地震前的地下流体异常[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李彦堂;郭勇;王付良;姬志勇;高攸纲;;山西地震带震前大地准静电场异常特征[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9 李彦堂;常树国;王付良;韩银美;赵平原;高攸纲;;山西地震带震前大地准静电场异常特征[A];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李彦堂;王付良;韩强;;河南林县ML3.7级地震震前大地准静电场异常特征[A];第十五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平;探地雷达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2 韩自豪;磁性源瞬变电磁场水平分量响应特征及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3 易桂喜;中国大陆及边邻地区地壳上地幔Rayleigh面波相速度结构与方位各向异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4 张世民;忻定盆地第四纪断块活动分期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7年
5 吕玉增;地—井、井—地IP三维快速正反演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廖代勇;油气地质异常在试井解释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7 何展翔;圈定油气藏边界的井地电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8 皇甫岗;云南地震活动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9 杨海燕;矿用多匝小回线源瞬变电磁场数值模拟与分布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10 徐庆鸿;流体中烃类组分与金属成矿关系研究及其在找矿勘查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杨;地震红外遥感异常特征综合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1年
2 林才顺;地电化学新方法寻找隐伏铜金矿床的研究——以凤凰山铜矿为例[D];中南大学;2004年
3 吴永加;强震前态矢量异常特征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06年
4 马新欣;利用GPS数据研究地震与电离层TEC异常[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5 王永刚;全空间电阻率法探测油藏边界有限元模拟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6 韩孔艳;张家口—渤海构造带的分段性与地震活动特征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9年
7 王开林;云南勐兴铅锌矿矿体深部定位预测[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8 张勇;中国东北地区地震物理预测模型反演研究初探[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7年
9 李堃;个旧西区锡多金属矿床综合信息成矿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2007年
10 杜高峰;青海阔宰—鄂都矿区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莉;地球被调成“震动”了?[N];科技日报;2010年
2 记者 刘欢;市地震局:北京近期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N];北京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孟凡君;地灾防治:全人类的共同使命[N];中国矿业报;2010年
4 史振兴;江苏地质一队固体矿产勘查提速[N];中国矿业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谭娜;地震活跃的错觉[N];北京科技报;2010年
6 宋嗣麒;山东局物测队货币工作量超亿元[N];中煤地质报;2009年
7 吴玉蓉;“搞好抗震比预报好地震更重要”[N];东方早报;2008年
8 杨磊;深圳未监测到新的地震发生[N];南方日报;2008年
9 凌朔;专家:亚太地震频发,并非大震前兆[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李岩 本报通讯员 刘彬;河北地裂缝:都是“水”惹的祸[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