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第五活跃期7级强震地下流体异常特征对比分析
【摘要】:正1988年,中国大陆进入第五活跃期,直至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特大地震,此活跃期共在中国大陆西部发生了9次7级以上强震。此时中国大陆已经发展形成了一个观测台项数量较多、空间分布相对密集合理、积累了较长时间观测数据的地下流体观测网,其中澜沧、共和、孟连、丽江、昆仑山5次地震前其附近都
|
|
|
|
1 |
高跃雄;山西临汾中心地震台地电阻率震前异常特征[J];山西地震;2005年02期 |
2 |
张慧,张新基,苏鹤军;强震水氡前兆场异常特征及其物理解释[J];西北地震学报;2005年03期 |
3 |
毛华锋;张义德;陈启林;王皓;胡米东;孙业君;;溧阳台体应变异常与地震的对应关系研究[J];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
4 |
谢胜荣;杨乔红;吕秋贤;钟远良;;马星铅锌矿床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标志[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01期 |
5 |
吴永加;张永仙;尹祥础;;1970年以来中国大陆25次6.8级以上地震前态矢量异常特征研究[J];地震;2006年02期 |
6 |
史杰;高小其;魏若萍;;哈萨克斯坦博古特2604号井水位异常特征初步研究[J];内陆地震;2006年04期 |
7 |
汤志军;;龙门热水铅锌矿床地球化学、物理特征及找矿标志[J];西部探矿工程;2007年10期 |
8 |
史红军;赵卫星;张振文;张可佳;李宁;梁兆军;王冲;朱伟楠;;林甸5.1级和乾安-前郭5.2级地震前榆树台地电场异常特征分析[J];东北地震研究;2007年04期 |
9 |
张立;赵洪声;刘耀炜;;云南地区水位动态图像的前兆异常特征[J];地震;2008年02期 |
10 |
高振强;高跃雄;;临汾地震台地电阻率异常变化特征与盆地内地震关系分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8年06期 |
11 |
张华;徐红利;;地震映像法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J];工程勘察;2010年05期 |
12 |
张佳男;吕克鹏;韩龙;;大兴安岭呼中区偃尾山找矿前景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19期 |
13 |
杨跃文;勒程;褚金学;任佳;和玉权;李丽红;;丽江井水温动态在中强以上地震前异常特征[J];华南地震;2010年03期 |
14 |
庞贵熙;四川三种类型金矿的异常特征及化探找金工作方法讨论[J];地质与勘探;1983年12期 |
15 |
杨志荣;新疆乌什6.4级地震形变(应变)异常特征[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1990年01期 |
16 |
杜家伦;澜沧7.6级地震前的地电异常特征[J];西北地震学报;1990年03期 |
17 |
毛可,孙景芳,张慧,张苏平,李晓峰,朱建萍;1993年10月26日甘、青交界托来牧场M_s6.0地震前兆异常特征的研究[J];地震;1995年03期 |
18 |
李祥村;最大主应力σ_1等值线分布与唐山7.8级地震的关系[J];地震;1996年01期 |
19 |
黄其昌;永安西南5.1级地震前尤溪电磁辐射异常特征的研究[J];福建地震;1998年04期 |
20 |
马玉虎,马文静,李北海,都昌庭;青海龙羊峡超低频电磁辐射在中强震前的短期(短临)异常特征及单台预报效能[J];内陆地震;2003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