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黎贡山白尾梢虹雉取食生态初步观察
【摘要】:2002-2004年春冬季在高黎贡山大脑子地区对白尾梢虹雉的取食生态进行了初步观察。其食性和觅食行为以直接观察为主。共选取82个取食地样方和400个对照样方,测量或记录两类样方中的生境类型、海拔、坡度、坡向和箭竹密度5个生态因子,以生境喜好系数表征该种对各个因子的选择;同时记录所有取食地样方至最近水源的距离及非林下取食地样方至林缘的距离。分析结果表明,春季白尾梢虹雉偏好于在高海拔的草甸或裸地、沙沟取食, 有60%的觅食地点在位于距离林缘2m以内的范围;若在箭竹林下取食,偏好于在密度小于5颗/m2的林下。在觅食地选择上避免选择阴坡和缓坡,水源并不成为白尾梢虹雉觅食地选择的限制因子。迄今共记录到13种植物为白尾梢虹雉所取食,食物因子在其觅食地选择中的重要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
|
|
1 |
肖绍军;张春兰;钟象景;刘丙万;;性比对非繁殖期圈养白鹇行为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2期 |
2 |
吴逸群;刘迺发;;甘肃南部蓝马鸡的生存现状与保护[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
3 |
肖绍军;张春兰;钟象景;谭学义;;性比对非繁殖期圈养白鹇生境选择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
4 |
吴陆生,江红星,吴孝兵,张方;野生扬子鳄栖息地土壤金属元素含量初步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
5 |
赵作审,赵中琴;黑龙江省鸡类资源[J];动物学报;1996年S1期 |
6 |
高育仁;鼎湖山保护区白鹇的季节活动和结群行为[J];动物学报;1996年S1期 |
7 |
李福来,刘斌;野生鸡类饲养繁殖技术要点[J];动物学报;1996年S1期 |
8 |
孙悦华;斑尾榛鸡冬季生态研究[J];动物学报;1996年S1期 |
9 |
杨晓君,杨岚;笼养绿孔雀行为活动时间分配的初步观察[J];动物学报;1996年S1期 |
10 |
周天林,韩芬茹,赵满来,王丕贤,柳清平;勺鸡雏鸟的换羽研究[J];动物学报;1996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