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尤洋,胡庚东,王博;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口器结构研究[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
2 |
陈国忠;李文均;徐丽华;姜成林;;16S rRNA二级结构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系统分类中的应用[J];微生物学杂志;2005年05期 |
3 |
庞延斌;顾福康;邹士法;;应用于腹毛类纤毛虫的一种改进的蛋白银染色方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04期 |
4 |
林美英;;腹毛类纤毛虫DNA合成的高压电镜放射自显影研究[J];电子显微学报;1986年04期 |
5 |
石凯;;合垫盲蝽亚科系统分类学研究进展[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
6 |
冯明光,李隆术,胡国文;鼹属跗线螨(Tarsonemus talpae Schaarschmidt)的形态和生物学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85年03期 |
7 |
李晓明;刘国卿;;叶盲蝽族系统分类学研究简史(半翅目:盲蝽科:叶盲蝽亚科)[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
8 |
高吭;李玉柱;佟金;孙霁宇;;东方蝼蛄口器结构与表皮纳米力学性能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1年08期 |
9 |
张莹,倪兵,季玲妹,顾福康;红色伪角毛虫无性生殖中大核DNA合成的形态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10 |
史新柏,李洪超;多节核棘尾虫的发现及其与邻近属种的形态比较[J];动物学研究;1993年01期 |
11 |
隋淑光,陈瑛,邱子健,史新柏;贻贝棘尾虫口器的结构[J];动物学报;2001年04期 |
12 |
Yasemin GLER;A. Murat AYTEKN;Ne‖eA■ATAY;;黄斑蜂族的系统学研究:几何形态测量方法(膜翅目:切叶蜂科)[J];昆虫学报;2006年03期 |
13 |
石磊;;系统分类学:一个正在衰退的领域[J];世界科学;2009年08期 |
14 |
邵宏,柳家英;植物分子系统分类学的新技术——VNTR及DNA指纹图[J];植物杂志;1994年06期 |
15 |
杜艳丽;宋士美;武春生;孙淑玲;;斑螟亚科(鳞翅目:螟蛾科)系统分类学研究进展[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
16 |
芮金龙;王钰婷;张莉;聂刘旺;;有鳞目系统发生研究进展[J];生物学杂志;2009年02期 |
17 |
宋微波,朱明壮,陈子桂,王梅;海水养殖水体中危害性纤毛虫原生动物研究.盾纤目习见类群的口器结构及鉴别特征[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
18 |
金立培,刘小意,金华中;冠突伪尾柱虫接合过程中小核的形态发生作用[J];动物学报;2002年03期 |
19 |
伊珍珍;宋微波;陈子桂;胡晓钟;邵晨;李俐琼;;利用RAPD技术对三种伪角毛虫及五种全列虫(原生动物,纤毛虫)的属间及属内关系探讨(英文)[J];动物分类学报;2006年03期 |
20 |
田甜;李冬梅;戴世鲲;殷克东;孙慧敏;李翔;;海洋环境中难培养微生物的寡营养培养[J];微生物学通报;2009年0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