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尖点突变模型的地震同向轴自动追踪方法
【摘要】:正1.引言为帮助解释人员从地震数据中快速拾取反射结构,认清地震反射特征与地质构造之间的关系,人们尝试各种算法对地震反射同相轴进行自动追踪,目前已经发展的两类地震反射同相轴追踪方法有:①直接通过地震数据反演地下反射系数序列的地震反褶积方法。该方法主要用于叠前地震资料分析,它是通过压缩地震记录中的基本地震子波,压制交混回响和短周期多次波,以提高时间分辨率来恢复地下反射系数序列位置的方法;②地震反射同相轴直接检测方法。该方法主要用于叠后地震资料分析。它是通过对地震记录的信号分析提取地震反射同相轴位置的方法。主要包括:AR自动追踪、小波分析及CB形态滤波、混沌算子检测同向轴、边缘检测、人工神经网络、自组织神经网络、信号奇异性仿真、模式识别、C3相干体
|
|
|
|
1 |
孟小红;吴何珍;刘国峰;;盲源反褶积方法与应用研究[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5年06期 |
2 |
梁光河;地震子波的时变与短程微曲多次反射[J];石油物探;1997年03期 |
3 |
樊跃新,余庆坤,非明伦,刘强;子波方法在云南人工地震测深资料处理中的应用[J];四川地震;2005年02期 |
4 |
王永刚,朱兆林,曹丹平;井间地震资料深度域合成记录的制作方法[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5 |
王波;;测井约束地震反演技术分析及其应用[J];断块油气田;2006年05期 |
6 |
程杰;;地震反演中子波提取问题探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09期 |
7 |
袁三一;陈小宏;;一种新的地震子波提取与层速度反演方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年01期 |
8 |
赵丽;合成地震记录在煤炭地震勘探中的应用[J];中国煤田地质;2004年S1期 |
9 |
姜伟才,段云卿,王彦春,徐佑平;两步法反褶积在复杂地表地区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2004年04期 |
10 |
伊振林;王润秋;;一种新的混合相位反褶积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6年03期 |
11 |
苏小军;管仁顺;王利田;段林娣;孙新销;;波形差异反演方法及其在气藏描述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5期 |
12 |
郭栋;吴国忱;;基于弹性波阻抗理论的岩性参数提取方法及应用[J];油气地球物理;2008年01期 |
13 |
刘财;谢金娥;郭全仕;肖鹏飞;王培茂;;一种基于自然梯度的地震盲反褶积方法[J];石油物探;2008年05期 |
14 |
吕双兵;张秀丽;;测井约束地震反演技术分析与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9年01期 |
15 |
袁三一;王尚旭;;子波相位不准对反演结果的影响(英文)[J];Applied Geophysics;2011年01期 |
16 |
赵庆献,罗文造,李龙振;对海上高分辨率二维地震作业的认识[J];海洋技术;2002年01期 |
17 |
吴坚,张塞,闫桂花,邹玉萍;波阻抗反演技术在区域层序地层研究中的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2年S1期 |
18 |
闵成花;;零相位校正和子波反褶积[J];油气地球物理;2004年02期 |
19 |
梁运基;贾烈明;雷勋毅;;虚反射与长药柱对地震子波频谱影响规律分析[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6年04期 |
20 |
张广智;印兴耀;刘洪;;地震子波外推方法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