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平原区夏垫断裂活动性的磁学研究
【摘要】:正夏垫断裂是华北平原区北部一条重要的隐伏活动断裂,其北自平谷经马坊、夏垫向南延至马头、凤河营直至曹家务一带,是通州凸起与大厂凹陷两个第四纪构造单元间的边界断层。断裂走向N50°E,倾向SE,倾角50°~70°,呈现东南盘下降,西北盘抬升的正断倾滑性质,同时兼具右旋走滑分量。是现今或第四纪晚期以来的活动断裂,据已有的古地震探槽资料推测,距今2万年以来夏垫断裂上曾发生过4次地表破裂型古地震,其中1679年的三河—平谷8级大地震是夏垫断裂最新的一次地震活动。受夏垫断裂正断倾滑运动的影响,大厂凹陷持续沉降,堆积了厚约600~700m的第四系松散沉积物,通县凸起相对隆升,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厚度仅为300~400m。
|
|
|
|
1 |
赵成彬;酆少英;秦学业;刘保金;寇昆朋;郭新景;李吉昌;孙振国;;夏垫断裂浅部特征高分辨反射地震探测研究[J];地震研究;2010年01期 |
2 |
徐锡伟,计凤桔,于贵华,陈文彬,王峰,江娃利;用钻孔地层剖面记录恢复古地震序列:河北夏垫断裂古地震研究[J];地震地质;2000年01期 |
3 |
高景华;徐明才;荣立新;柴铭涛;王广科;王小江;刘冠军;;利用地震剖面研究夏垫断裂西南段的活动性[J];地震地质;2008年02期 |
4 |
毛昌伟;丁锐;龚正;张世民;;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地表断层陡坎的GPS测量[J];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2010年00期 |
5 |
江娃利,侯治华,肖振敏,谢新生;北京平原夏垫断裂齐心庄探槽古地震事件分析[J];地震地质;2000年04期 |
6 |
高景华;徐明才;荣立新;柴铭涛;王广科;王小江;刘冠军;;探测城市断裂活动性的浅层地震方法技术[J];物探与化探;2007年S1期 |
7 |
高清武,李霓;夏垫断裂氢释放与地震活动的关系[J];地震学报;1998年04期 |
8 |
张先康,赵金仁,刘国华,宋文荣,刘保金,赵成斌,成双喜,刘建达,顾梦林,孙振国;三河-平谷8.0级大震区震源细结构的深地震反射探测研究[J];中国地震;2002年04期 |
9 |
陈绍绪,张跃刚,乔子云,丁瑞同,吴晓岚;应用大地水准测量资料研究北京地区现今断层活动[J];山西地震;2003年02期 |
10 |
林元武,翟盛华,范树全,孔令昌;隐伏断裂不同深度CO_2异常特征研究[J];华北地震科学;1994年03期 |
11 |
江娃利,谢新生;正倾滑活动断裂垂直位移定量研究中相关问题的讨论[J];地震地质;2002年02期 |
12 |
赵成彬;刘保金;姬计法;;活动断裂探测的高分辨率地震数据采集技术[J];震灾防御技术;2011年01期 |
13 |
江娃利;;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夏垫地震破裂带右旋走滑位移量计算[J];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1999年00期 |
14 |
陈国光,徐杰,高战武;华北渤海湾盆地大震的构造特征[J];华北地震科学;2003年02期 |
15 |
贾辉;何正勤;叶太兰;;用瞬态多道瑞利波法研究夏垫隐伏断裂附近的浅层速度结构变化[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8年01期 |
16 |
张闵厚,杨承先;试论截直断裂与地震——以华北的3条北东向断裂为例[J];中国地震;1996年02期 |
17 |
刘庆芳;2004年1月华北地区M_L≥3.0地震动态[J];国际地震动态;2004年04期 |
18 |
孙若昧,F.Vaccari,F.Vaccari,G.F.Panza,G.F.Panza;局部地质条件对强地面运动影响的剪切波模拟[J];地球物理学报;2000年01期 |
19 |
潘波;许建东;关口春子;何宏林;;北京地区近断层强地震动模拟[J];地震地质;2006年04期 |
20 |
刘庆芳;2004年1月首都圈地区M_L≥2.0地震动态[J];国际地震动态;2004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