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超导重力仪器在地球内部动力学和结构的应用研究
【摘要】:由美国GWR公司研制的超导重力仪目前国际上最高精度的重力场观测设备,该仪器自20世纪80年代正式投入运行以来,已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安装成功,其稳定性和可靠性获得用户一致好评。在实验室状态下,超导重力仪精度可高达10~(-11)m/s~2量级(常规高精度绝对重力仪和地表连续观测的潮汐重力仪器精度在10~(-8)m/s~2量级)。该仪器除了能可有效记录天体运动(包括日月等)导致的地球固体潮信号(重力潮汐)外,它还能有效记录地球表面运动(如构造运动、地震、海洋负荷、大气变化和各种噪音源等)和地球动力学(包括地球自传和地球内部液核的动力学效应等)导致的重力场微弱信号,从而为我们研究重力场时间和频率变化特征以及分析导致这些现象的力学机制提供第一手高精度重要观测资料,同时该类仪还能为重力卫星解提供重要的地面约束。
|
|
|
|
1 |
孙雪洁;金绍华;;局部重力地形改正积分半径的确定[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0年03期 |
2 |
郭薇;廖林炜;纪兵;;无重力图的纬度匹配定位方法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0年08期 |
3 |
宁津生,汪海洪,罗志才;基于多尺度边缘约束的重力场信号的向下延拓[J];测绘文摘;2004年02期 |
4 |
张赤军,边少锋;重力场中正高的理论与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04期 |
5 |
周峰;袁琳;梅岩;陈红;;“接触引导”和重力场复合作用对L929细胞生长取向的影响[J];科学通报;2010年26期 |
6 |
陈俊勇,张骥,刘允诺,张江齐;珠穆朗玛峰及其北部毗邻地区的地壳运动、重力场和大气折光[J];科学通报;1994年13期 |
7 |
许才军;地球重力场和大地水准面精确求定新进展──21届GAI/GGUI大会重力场确定部分简介[J];测绘信息与工程;1996年03期 |
8 |
黄金水,朱灼文;随机Poisson方程Dirichlet大地边值问题的随机积分解[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年10期 |
9 |
陈俊勇;党亚民;;完善大地坐标框架和地球重力场时变测量的进展——2005年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科学大会札记[J];测绘通报;2005年12期 |
10 |
党亚民;陈俊勇;;GGOS和大地测量技术进展[J];测绘科学;2006年01期 |
11 |
邓波;;随机Dirichlet问题解的调和展开[J];测绘科学;2008年03期 |
12 |
陈琳;;在重力场、匀强电场下寻找“等效重力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年09期 |
13 |
罗玉芳;;重力场的曲率和挠率[J];测绘信息与工程;1989年03期 |
14 |
王鸿燕;刘梁;甄娟;;重力场转换构造应力场研究及其在华北地区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9年21期 |
15 |
吴晓平,孙凤华,张传定;我国重力场与大地水准面的确定和改进[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
16 |
邢乐林;刘晓玲;张守建;李志远;;利用GRACE时变重力场监测中国及周边地区的水储量变化[J];海洋测绘;2007年02期 |
17 |
申文斌;;重力归算及其对大地水准面及外部重力场的影响[J];测绘科学;2006年06期 |
18 |
宁津生,晁定波,边少锋;重力场的样条逼近[J];测绘学报;1990年04期 |
19 |
陈俊勇;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对确定地面坐标框架、地形变与地球重力场的贡献和进展——出席2005年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科学大会札记[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10期 |
20 |
陈俊勇;张燕平;岳建利;郭春喜;张鹏;;2005珠峰高程测定[J];测绘学报;2006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