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复杂山前带的精细构造解释和储层预测
【摘要】:正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逆冲褶皱带是连接中国北方西部与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枢纽地区,是中国北方构造、地貌以及各种地球物理的分界,是中生代发育起来的中国内部极其重要的推覆逆冲构造。构造带由西向东逆冲,在其前缘和前缘外带形成隆坳相间的沉积格局,西部边缘地层局部剥蚀较严重。位于该区的
|
|
|
|
1 |
韩兵;;序贯高斯模拟法在鄂尔多斯盆地储层预测的应用[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年04期 |
2 |
李建廷,郑伟,任海军,余志海,李维峰;鄂尔多斯盆地子洲地区上古生界地震储层预测[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年S3期 |
3 |
刘百红;郑四连;关达;;拟声波宽带约束波阻抗反演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5年06期 |
4 |
周进高;张帆;郭庆新;邓红婴;辛勇光;;鄂尔多斯盆地下奥陶统马家沟组障壁潟湖沉积相模式及有利储层分布规律[J];沉积学报;2011年01期 |
5 |
王蕴,朱贵生,王芳;精细构造解释与储层预测技术在腰英台地区勘探中的应用[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5年04期 |
6 |
苑书金;;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下石盒子组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8年01期 |
7 |
张建英,薛大力,李西林,李利,王碧霞;静北北部地区储层预测与圈闭评价[J];特种油气藏;2003年S1期 |
8 |
;《岩性油气藏》2009年(第21卷)总目次[J];岩性油气藏;2009年04期 |
9 |
李树同;王多云;秦红;王志坤;;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三角洲前缘储层砂体成因分析[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5年06期 |
10 |
郭伟;马小刚;何顺利;王辉明;;相分析技术在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中的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D16井区为例[J];中国石油勘探;2010年05期 |
11 |
武丽,施炜,李剑峰,董宁,周小鹰;虚拟现实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区块的应用[J];地学前缘;2005年04期 |
12 |
杜丽筠;吴志强;;多地震属性优化的神经网络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高阻抗砂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海洋地质动态;2010年10期 |
13 |
罗霞;;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在低位序潜山储层预测中的应用——以沾化地区为例[J];石油物探;2007年05期 |
14 |
尹兵祥;杨剑萍;尹克敏;;东营凹陷民丰断裂带地区地震反演及储层预测[J];石油物探;2007年05期 |
15 |
尹兵祥;杨剑萍;尹克敏;汪丽芳;;东营凹陷永安地区地震反演及储层预测[J];石油物探;2011年01期 |
16 |
蒲仁海;郭向东;钟红利;;古代富泥低弯度河的识别与特征[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
17 |
李伶俐;何生;马伟竣;;随机建模在大牛地气田新区早期气藏描述中的应用[J];断块油气田;2010年03期 |
18 |
顿铁军;;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石油地质特征及其勘探远景[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2期 |
19 |
夏文臣;雷建喜;张学义;王超勇;;南鄂尔多斯盆地的成因地层格架及沉积演化过程[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1991年02期 |
20 |
刘世安,黄忠信,陈延,王琪;鄂尔多斯盆地由垩系地下水形成分布规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6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