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1.电离层闪烁电波通过电离层等离子体时信号幅度和相位快速的变化叫做电离层闪烁。引起闪烁的主要原因是, 由于电离层中的等离子体中存在着大量的不规则体,当VHF/UHF电波信号通过它传播时,电波将遭遇衰减、相位偏离和到达角变化等,表现为信号强度和相位快速变化的信号起伏现象。在空间通讯、导航定位和卫星测控系统等人类活动对人们的生活越来越重要的今天,电离层闪烁已成为空间等离子
|
|
|
|
1 |
胡连欢;宁百齐;李国主;;海南地区电离层闪烁观测与GISM模式预测的比较分析[J];空间科学学报;2007年05期 |
2 |
周彩霞;吴振森;甄卫民;冯健;;昆明站电离层闪烁形态与海口站的对比分析[J];电波科学学报;2009年05期 |
3 |
雷源汉,皮晓青,叶冬英;同步卫星讯号显示的电离层闪烁特性[J];空间科学学报;1986年04期 |
4 |
尚社平;史建魁;甄卫民;P.M.Kintner;郭兼善;罗熙贵;武顺智;陈丽;;赤道地区L-波段电离层闪烁的形态特性[J];电波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
5 |
王国军;史建魁;王霄;尚社平;武顺智;;太阳高年期间海南电离层扩展F出现的起始时间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年13期 |
6 |
甄卫民,刘瑞源;电离层闪烁谱特征分析[J];空间科学学报;1992年02期 |
7 |
刘钝;冯健;邓忠新;甄卫民;;电离层闪烁对GPS系统定位性能的影响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10年04期 |
8 |
陈仲生,马冠一;宇宙噪声的电离层闪烁与电离层不规则结构的结构参数[J];空间科学学报;1995年03期 |
9 |
陈凤华;袁洪;;基于GPS信号的电离层S_4指数计算方法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2007年01期 |
10 |
王斯宇;王劲松;余涛;单海滨;张效信;;中国广州地区电离层闪烁观测结果的初步统计分析[J];空间科学学报;2010年02期 |
11 |
雷沅汉;鲍继芳;张朝喜;皮晓青;叶冬英;周春荣;;同步卫星信标观测的初步结果[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1984年04期 |
12 |
张荣楷;单海滨;曹静;杨伍琳;;FY-2气象卫星信号的开发利用[J];无线电工程;2010年10期 |
13 |
罗智贤;高太长;史建魁;王国军;王霄;方涵先;;海南地区电离层扩展F现象与Dst变化关系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年18期 |
14 |
雷源汉;马淑英;叶冬英;梁百先;曾庆衿;梁丽屏;;武昌和广州夜间电离层闪烁的观测[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1989年03期 |
15 |
孟泱;王泽民;鄂栋臣;蔡红涛;;利用GPS对磁暴期间极区TEC变化与极区碎片(Polar Patches)的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8年01期 |
16 |
陈仲生,赵发新,马骏;宇宙噪声的电离层闪烁[J];空间科学学报;1992年03期 |
17 |
王国军;史建魁;王霄;刘振兴;Zherebtsov G;Olga P;;海南地区强磁暴期间强区域扩展F事件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2007年05期 |
18 |
王霄,史建魁,肖佐,张满莲,武顺智;中国低纬(海南)电离层漂移特性[J];电波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
19 |
吴颖,王敬芳,梁百先;论赤道扩展F的密度不规则体(Ⅰ)[J];空间科学学报;1992年01期 |
20 |
龚宇;史建魁;王国军;;海南地区电离层Es特性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2007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