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北上古生界测井资料气层识别与评价方法
【摘要】:正 1.储集性与岩性、含气性关系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砂岩在岩性上表现出多物源、多沉积类型等特点,既有石英含量在90%以上的纯石英砂岩,又存在高杂基、高岩屑的岩屑砂岩:物性上表现为孔隙度、渗透率变化大,非均质性较强,孔渗关系复杂;微观上孔隙类型多样,结构复杂,残余粒间孔、溶孔、高岭石晶间孔、微孔及微裂缝的不同组合及搭配千变万化,储集性能相差悬殊;电性上高低阻气层并存,山2段储层电阻率在100Ω.m可能出水,而盒1段电阻率18 Ω.m可出纯气。利用不同区块、不同层位有代表性的关键井的化验分析和试气等资料的相关分析,建立上古生界储层的“四性”关系。
|
|
|
|
1 |
吴春萍;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测井地质评价[J];特种油气藏;2004年01期 |
2 |
韩宗元;方青海;宋波;卢文鹏;王志伟;徐波;高辉;;鄂尔多斯盆地子洲—清涧古生界山_2~3段储层特征[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3 |
魏柳斌;陈洪德;朱平;赵俊兴;苏中堂;;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盒8段南北储层差异性对比[J];断块油气田;2011年03期 |
4 |
袁志祥;陈洪德;陈英毅;;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富集高产特征[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
5 |
刘广峰;王建国;何顺利;兰朝利;;榆林气田低渗透气藏的测井方法[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7年04期 |
6 |
江涛;陈刚;丁超;李振华;;鄂尔多斯盆地神木—米脂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藏压力分布特征[J];特种油气藏;2010年03期 |
7 |
邓礼正;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储层物性影响因素[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
8 |
李剑,罗霞,单秀琴,马成华,胡国艺,严启团,刘锐蛾,陈红汉;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特征[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年04期 |
9 |
李剑锋;孙林;马军;昝川莉;;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推覆带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地球化学特征[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年03期 |
10 |
米敬奎;戴金星;张水昌;张文正;宫色;李贤庆;;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藏储层包裹体中气体成分及同位素研究[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年S2期 |
11 |
朱春俊;王延斌;;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上古生界煤系地层成煤特征分析[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
12 |
杨超华,吴东平,吴春萍;塔巴庙区块上古生界低渗透气层测井解释技术[J];天然气工业;2001年S1期 |
13 |
梁月华;詹伟;袁磊;;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盒3段储层评价[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7年04期 |
14 |
张晓莉;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古生界砂岩储集层特征[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年03期 |
15 |
韩宗元;苗建宇;许威;张创;郭庆;高辉;;鄂尔多斯盆地子洲-清涧地区上古生界山_2~3段储层砂岩成岩作用[J];地质科技情报;2008年02期 |
16 |
刘新社;周立发;侯云东;;运用流体包裹体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J];石油学报;2007年06期 |
17 |
胡朝元;钱凯;王秀芹;施振生;张光武;许惠忠;;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多藏大气田形成的关键因素及气藏性质的嬗变[J];石油学报;2010年06期 |
18 |
武文慧;黄思静;陈洪德;李智武;赵俊兴;;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碎屑岩硅质胶结物形成机制及其对储集层的影响[J];古地理学报;2011年02期 |
19 |
李建廷,郑伟,任海军,余志海,李维峰;鄂尔多斯盆地子洲地区上古生界地震储层预测[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年S3期 |
20 |
刘建章;陈红汉;李剑;胡国艺;单秀琴;;运用流体包裹体确定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油气成藏期次和时期[J];地质科技情报;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