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结构的地震波前成像方法与应用研究
【摘要】:正 大量的深地震测深结果表明:地壳的结构是十分复杂的,地壳内存在证据最充分的结晶基底和Moho界面(分别对应于宽角反射/折射人工地震记录截面上的Pg、PmP震相)不仅横向有较大的起伏变化,而且有的地方还被一些深大断裂所切割,在两界面之间还分布着不连续的低速体结构,且上地壳的结构远比中下地壳复杂得多,绝大部分的陆内地震也发生在这两界面之间的中上地壳之中,在大震区还发现存在着滑脱构造。目前对于这些复杂精细地壳结构的探测主要用主动源高分辨人工地震方法,其资料处理的主要手段为有限差分方法反演,但该方法在深地震测深资料的处理中却存在着以下缺陷:
|
|
|
|
1 |
王良书;地壳上地幔结构的深地震测深研究[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87年02期 |
2 |
章惠芳;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泉汕爆破深地震测深资料的再解释[J];中国地震;1988年02期 |
3 |
K.L.Karla
,林邦佐;印度北Cambay和Sanchor盆地深地震测深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1年02期 |
4 |
王椿镛,吴建平,楼海,周民都,白志明;川西藏东地区的地壳P波速度结构[J];中国科学D辑;2003年S1期 |
5 |
嘉世旭,齐诚,王夫运,陈棋福,张先康,陈顒;首都圈地壳网格化三维结构[J];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6期 |
6 |
林伟军;吴楠;孙剑;张海澜;;井下前视声波偏移聚焦成像方法[J];声学学报(中文版);2008年02期 |
7 |
任青芳;张成科;赵金仁;张先康;祝治平;;菏泽地区地壳结构特征与地震[J];华北地震科学;1992年03期 |
8 |
徐公达,陈佩良,刘德秀;布格重力异常的“深化”解释[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
9 |
吴小兵,李竟志,刘松雨,戚建勋,刘志荣;BCJY-Ⅲ型地震仪原理与应用[J];东北地震研究;1996年02期 |
10 |
梁慧云,李松林;俄罗斯的人工地震探测研究进展[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4年04期 |
11 |
周民都;;青藏高原东北缘深地震测深研究成果回顾[J];西北地震学报;2006年02期 |
12 |
李貅;薛国强;郭文波;;瞬变电磁法拟地震成像研究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3期 |
13 |
黄礼松;核磁共振断层成像在医学上的应用[J];同位素;1992年04期 |
14 |
赵明阶,朱介寿;一种精确射线层析成像方法及其应用[J];物探与化探;1995年01期 |
15 |
Samuel H.Gray;张德忠;陈殿卿;;地震成像:使用正确的成像技术[J];国外油气勘探;1999年03期 |
16 |
覃天;贾明辰;凌勋;周作铭;刘全艳;;共反射面元叠加在复杂地区地震成像中的应用[J];新疆石油地质;2006年05期 |
17 |
刘志;王夫运;杨健;;一种震相拾取误差的自动判别和计算方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3期 |
18 |
陈新;李维晖;张宏;;实现立体成像方法的探究[J];现代科学仪器;2006年03期 |
19 |
;封面故事:观察表面结构中单个原子的成像方法[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09期 |
20 |
郑莹光,沈尔中;石英玻璃中顺磁缺陷中心的ESR成像[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2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