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陶锋,马文驹,郑云,薛明伦;Czochralski晶体生长中非定常热对流过程的数值模拟[J];物理学报;1993年04期 |
2 |
邹元爔;;PbO—BiO_(1.5)熔体中的活度[J];科学通报;1964年01期 |
3 |
郭祝崑;严东生;;三价希土氧化物—氧化铍系统的研究 Ⅱ.La_2O_3—BeO系统中富含BeO熔体的BeO活度和熔体结构模型[J];科学通报;1964年05期 |
4 |
仲维卓,路治平,赵天德;熔体提拉锗酸铋(Bi_4Ge_3O_(12))晶体的结晶习性[J];人工晶体学报;1985年Z1期 |
5 |
李建平,KornprobstJacques;Fe-Mg-Ca在橄揽石和熔体之间的分配及交换平衡[J];矿物学报;1996年02期 |
6 |
朱永峰,赵永超,郭光军;一种计算NaAlSi_3O_8熔体粘度的理论方法[J];岩石学报;1997年02期 |
7 |
沈杰,陈建中,马可军,余中和;用淬火固态再结晶法半熔再结晶法和布里奇曼法组合生长Hg_(1-x)Cd_xTe单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86年05期 |
8 |
;永远跻身在科学的前沿——记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J];中国科技奖励;2004年06期 |
9 |
B.R.Frost
,C.D.Frost
,严平兴;CO_2、熔体和麻粒岩变质作用[J];地质地球化学;1988年02期 |
10 |
А.А.Борисов
,王伏泉;压力对玄武质熔体中的 Fe~(3+)/Fe~(3+)比值和铁的结构状态的影响[J];地质地球化学;1987年02期 |
11 |
毕献武;一切为了魂牵梦系的地学 记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士后胡端忠[J];中国青年科技;2000年10期 |
12 |
B.O.Mysen
,黄玉生;硅酸盐熔体的结构[J];地质地球化学;1985年11期 |
13 |
杨绮琴,王伟彬,丘开容,刘作聪;在NaCl—KCl和KCl熔体中钕离子的阴极还原[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3期 |
14 |
朱永峰,艾永富,赵永超,常兆山;水在岩浆熔体中的溶解机理──水与硅酸盐熔体反应[J];地质地球化学;1994年06期 |
15 |
F.Holtz
,W.Johannes
,涂绍雄;花岗质熔体的最大和最小水含量及其与上升岩浆物理化学性质的联系[J];华南地质与矿产;1994年04期 |
16 |
何文渊,李江海,钱祥麟;部分熔融状态下岩石的流变行为及变形机制[J];地质科技情报;1998年03期 |
17 |
沈杰,陈建中,马可军,余中和;侧冷淬火固态再结晶法制备的Hg_(1-x)Cd_xTe单晶的质量[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86年05期 |
18 |
王强,邱家骧,王人镜;熔体在岩石形变中的作用综述──来自实验岩石学的证据[J];地质地球化学;1997年04期 |
19 |
刘建同;王玉青;王丽;边秀房;裘南畹;;熔体的粘度,亚稳相,相变和相图 Ⅰ.熔体的粘度理论和亚稳相[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年06期 |
20 |
王玉青;边秀房;刘建同;赵炎;裘南畹;;熔体的粘度,亚稳相,相变和相图 Ⅱ.熔体中的不连续结构相变[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年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