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扩张的现代空间技术测定
【摘要】:正自本世纪70年代末国际上开始实施了第一个地壳动力学计划,至今在全球范围内已测定了500多条洲际间的基线长度变化率,得到了全球约550个地面观测站的地心坐标及其变化,其中包括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站约140个,人造卫星激光测距(SLR)站130多个,全球定位系统(GPS)站210多个,以及人造卫星无线电定位与多普勒定轨(DORIS)站近70个;实现了用现代空间测地技术观测资料分析得到的高精度地球参考架;为测地学、地球物理学、海洋学和地震灾害等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1998年,国际地球自转服务(IERS)基于上述四种技术的观测结果,经综合分析后给出了高精度的国际地球参考架ITRF97,它包括了上述共约550个地面上不同空间测地技术观测点的坐标和速度,其中平均坐
|
|
|
|
1 |
;《杭州市市域高精度分辨率似大地水准面确立暨一、二等水准高程控制网建立》项目完成[J];城市勘测;2011年04期 |
2 |
;[J];;年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