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流体地震电磁参数成像
【摘要】:正贮存在岩石孔裂隙中的水、油、气等流体既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地下各种地质作用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了解地下流体的分布和迁移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地下流体的研究历史至少已有数十年,迄今所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在何处可能会有何种流体的问题,即可能性问题.生产实践更需要的是确定在何处有何种流体的问题,即实证性问题.最直接的实证手段当属钻探,但其成本很高,且是一孔之见.流体是地下介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一些物理性质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地下介质的地球物理场响应必然包含有流体的响应信息,实验和理论研究都已证
|
|
|
|
1 |
高小其,许秋龙,王道;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后地下流体远场效应的研究[J];高原地震;2002年03期 |
2 |
焦明若,张国民;地震地下流体学科发展现状及展望[J];国际地震动态;1998年05期 |
3 |
蔡仲琼;新疆乌鲁木齐5.1及4.9级地震前甲烷及其他地下流体组分的异常变化[J];地震;1987年03期 |
4 |
蔡仲琼;新疆天山地震带地下流体地震前兆和预报探索[J];内陆地震;1993年02期 |
5 |
陈建民;二、地震地下流体监测系统“九五”调整建设规划──建设中国第三代地震地下流体综合监测网的设想[J];国际地震动态;1994年07期 |
6 |
王道;新疆天山地区地下流体地震前兆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前景[J];内陆地震;1995年02期 |
7 |
张立,唐采,王世芹,杨杰英;宁蒗6.2姚安6.5和永胜6.0级地震前地下流体的短期变化[J];地震研究;2003年S1期 |
8 |
张敏,马延魁;青海省3次强震前地下流体短临异常的对比分析[J];高原地震;2003年01期 |
9 |
赵家本;滇9井在中强地方震前的地下流体动态特征[J];地震研究;2004年01期 |
10 |
金继宇;与地震有关的水文及地球化学变化(英文)[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4年01期 |
11 |
郭德科;模糊分维理论在地下流体资料分析中的应用[J];东北地震研究;2000年01期 |
12 |
刘耀炜,范世宏,曹玲玲;地下流体中短期异常与地震活动性指标[J];地震;1999年01期 |
13 |
刘五洲;地震地下流体前兆机理的研究综述[J];国际地震动态;1996年12期 |
14 |
王道,张元胜;天山重点监视区地下流体动态地震短期前兆标志体系的研究[J];内陆地震;1997年02期 |
15 |
林怀威!中国汕头515041;地震地下流体综合数字化遥测监测预报研究[J];地震;1998年03期 |
16 |
叶秀薇,王莉娅,郑小菁;粤闽两省地下流体月异常频次叠加分析[J];华南地震;2003年03期 |
17 |
高小其,邓志辉,车用太;我国地震地下流体数字化观测的现状[J];内陆地震;2004年04期 |
18 |
张凤秋,任佳,李海孝,张彦清,王长江;怀4井地下流体异常与地震的关系[J];地震地质;2005年01期 |
19 |
万永芳;汕头台地下流体正常动态与地震短临异常[J];华南地震;2000年01期 |
20 |
高小其,周俊,李新勇,李艳萍;乌鲁木齐地区地下流体中等地震源兆特征的研究[J];高原地震;2001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