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震层析成像和深反射看全球流体通道网
【摘要】:正目前,全地幔P波、S波和面波层析成像取得了比较接近的层析图,揭示了陆根存在,大洋板块俯冲后在 650km过渡带附近积聚等许多现象,同时为了解全球流体通道网的发育形态提供了依据。地球内部最主要的流体源和动力源来自于液体性状的外核。研究表明,外核可能为富铁溶液悬浮体,含有一定数量的氢、硫、钙-金属氧化物、硅酸盐和放射性物质。对地核成分的推断主要依据它的高密度高导电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元素在高温高压下的稳定性。总之,外核是地球内部最具有活动性的热流体源。流体在巨大的围压
|
|
|
|
1 |
熊振;李清河;王良书;周彩霞;;南京地区地球物理场与地震构造稳定性[J];地震学报;2011年05期 |
2 |
;[J];;年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