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隆起原因的分析
【摘要】:正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是地球上最近一次造山运动,一般认为印度板块在与青藏板块的碰撞挤压过程中, 俯冲于青藏板块之下,是造成青藏板块隆起的原因。根据板块活动的规律与最新面波资料,认为印度板块俯冲于青藏板块之下,证据不足,本文提出了4 点依据,并对青藏高原的隆起原因提出了探讨。
|
|
|
|
1 |
张裕明;;高原隆起模式和机制会议[J];地震地质译丛;1980年03期 |
2 |
T.R.McGetchin;郑怡;;高原隆起模式和机制[J];地震地质译丛;1984年04期 |
3 |
彭华;关于青藏高原隆起对中国气候影响的讨论[J];地理研究;1989年03期 |
4 |
高锐;碰撞构造: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隆起的时间与过程——第19届喜马拉雅-喀喇昆仑-西藏国际讨论会一瞥[J];地质通报;2004年Z2期 |
5 |
;青藏高原隆起俯冲模式更新[J];海相油气地质;1998年01期 |
6 |
张业成;;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对中国地质自然环境影响的探讨[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3年01期 |
7 |
李吉均,文世宣,张青松,王富葆,郑本兴,李炳元;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的探讨[J];中国科学;1979年06期 |
8 |
李吉均,方小敏;青藏高原隆起与环境变化研究[J];科学通报;1998年15期 |
9 |
纪平;;从川西藏东地区地质构造特征看青藏高原隆起原因及其他有关问题[J];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982年03期 |
10 |
李明森;青藏高源的隆起[J];文明;2004年04期 |
11 |
袁宝印,王振海;青藏高原隆起与黄河地文期[J];第四纪研究;1995年04期 |
12 |
赵松龄,于洪军;青藏高原隆起与东海陆架抬升的对比研究[J];海洋科学;1996年03期 |
13 |
潘保田,李吉均,朱俊杰,曹继秀;青藏高原: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机与放大器──Ⅱ.青藏高原隆起的基本过程[J];兰州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
14 |
陈志明;从青藏高原隆起探讨西藏湖泊生态环境的变迁[J];海洋与湖沼;1981年05期 |
15 |
陈国达;南北地洼区及其与中国地壳演化分异和青藏高原隆起原因的关系[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79年01期 |
16 |
赵子允,童锡仁;昆仑山永冻层和地表融冻现象[J];地质科技情报;1982年S1期 |
17 |
钱定宇;;试论青藏高原的隆起[J];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982年03期 |
18 |
鄢家全;;我国在京召开1980年青藏高原科学讨论会概况综述[J];国际地震动态;1980年08期 |
19 |
张青松,李炳元,朱立平;青藏高原西北部第四纪环境的新认识[J];地理学报;1994年04期 |
20 |
汪阳春,柴宗新,刘淑珍,王明龙;横断山地区的黄土及意义[J];山地学报;199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