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沈显杰,朱元清,石耀霖;青藏热流与构造热演化模型研究[J];中国科学B辑;1992年03期 |
2 |
朱元清,石耀霖,陆锦花;构造热演化的数值模拟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1993年03期 |
3 |
孙少华,王璐,张琴华,钟建华,欧阳沙怀,刘顺生;中国北方主要天然气盆地构造热演化特征[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5年01期 |
4 |
邱楠生;“油气成藏条件及主要控制因素”出版[J];地质科学;2003年03期 |
5 |
赵宏刚;鄂尔多斯盆地构造热演化与砂岩型铀成矿[J];铀矿地质;2005年05期 |
6 |
邱楠生,顾先觉,丁丽华,陈刚,杨乾政;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代的构造-热演化研究[J];地质科学;2000年04期 |
7 |
沈显杰,张文仁,张菊明,杨淑贞;青藏大地热流和高原南部的地体构造热演化模型研究[J];科学通报;1991年08期 |
8 |
李小明,谭凯旋,龚革联,龚文君;裂变径迹法对兰坪盆地构造热演化与成矿作用的初步研究[J];矿物岩石;2000年02期 |
9 |
陈刚,赵重远,李丕龙,任战利,陈建平,谭明友;合肥盆地构造热演化的裂变径迹证据[J];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6期 |
10 |
沈显杰;论地体综合构造热演化——试以青藏为例[J];地球科学进展;1992年03期 |
11 |
廖杰;周蒂;赵中贤;;裂谷盆地构造热演化的数值模型及在南海北部的应用[J];热带海洋学报;2009年06期 |
12 |
曾萍;;下扬子区下组合烃源岩热演化及有效性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0年01期 |
13 |
肖晖;任战利;赵靖舟;王起琮;时保宏;宋立军;;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盆山构造-热演化史[J];地学前缘;2011年03期 |
14 |
李小明,彭格林,席先武;淮南煤田构造热演化特征与煤层气资源的初步研究[J];矿物学报;2002年01期 |
15 |
沈显杰,张文仁,杨淑贞,沈继英,张容燕,杨中科,夏斯高;西藏热流数据最新报道[J];科学通报;1989年05期 |
16 |
何家雄;马文宏;陈胜红;龚晓峰;;南海北部边缘盆地非烃气分布及形成的地质条件与控制因素[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1年02期 |
17 |
沈显杰,张文仁,管烨,金旭;纵贯青藏高原的亚东-柴达木热流大断面[J];科学通报;1989年17期 |
18 |
胡圣标,汪集;沉积盆地热体制研究的基本原理和进展[J];地学前缘;1995年04期 |
19 |
赵杏媛;陈洪起;;我国含油盆地粘土矿物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J];石油学报;1988年03期 |
20 |
沈显杰;两项青藏热流基金课题取得了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J];地球科学进展;1991年0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