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4'-四溴联苯醚对鲫鱼(Carassius auratus)肝脏代谢酶及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摘要】:多溴联苯醚作为一种溴代阻燃剂被广泛应用,并且大量存在于环境中。这类化合物已经被证明对啮齿类动物和哺乳动物具有亚急性毒性,本文旨在研究其对淡水生物的毒性。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对鲫鱼(Carassius auratus)染毒后测定其肝脏代谢酶的活性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肝脏组织的损伤情况。在实验室条件下,腹腔注射法对鲫鱼进行BDE-47染毒,染毒浓度分别为(0,0.0025,0.025和0.25mg/kg b.w./day),连续注射7天后,移入清水中净化7天。分别在第1、3、5、7、8、10、12、14天时取肝脏和血清样品检测肝脏EROD、ECOD和GST活性以及血清T_3、T_4含量。结果表明EROD活性被显著的抑制,并且随时间其活性呈U型趋势变化。相反,三个剂量染毒组中鲫鱼肝脏ECOD活性均被BDE-47显著诱导,且最大诱导效应发生在第12天的低剂量染毒组。GST活性在最初阶段显示出"低促高抑"的特性,在随后的时间里呈现出诱导效应,但并没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BDE-47暴露后引起了T_3和T_4含量明显降低,但是T_3降低程度小于T_4。相关性分析发现T_3和T_4含量以及ECOD活性与T_4含量之间显著正相关,这些数据表明BDE-47引起的T_4含量下降可能是和CYP450氧化途径代谢生成的产物有关。组织学损伤研究表明BDE-47能够引起鲫鱼的肝脏损伤,且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